DHA与EPA的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左珊珊 [1 ,2 ]
林艳丽 [2 ]
张伟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 合成机制;
D O I
10.13200/j.cjb.2012.11.159.zuoshsh.015
中图分类号
R151 [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20∶5n3,EPA)均属于n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mted fatty acids,PUFA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紊乱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DHA与EPA的生理功能、合成机制及其在微藻和真菌中合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生产EPA和DHA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558 / 15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DHA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J].
曹万新 ;
孟橘 ;
田玉霞 .
中国油脂, 2011, 36 (03) :1-4
[2]   n-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研究进展 [J].
朱路英 ;
张学成 ;
宋晓金 ;
况成宏 ;
孙远征 .
海洋科学, 2007, (11) :78-85
[3]   DHA和EPA的生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J].
张春艳 .
柳州师专学报, 2005, (03) :118-121
[4]   DHA高产菌Schizochytriumsp.FJU-512脂肪酸组成与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J].
黄建忠 ;
江贤章 .
工业微生物, 2004, (04) :6-12
[5]   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 roseum产DHA的营养条件研究 [J].
吴克刚 ;
柴向华 ;
杨连生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02) :42-48
[6]   利用真菌发酵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J].
朱国胜 ;
刘作易 ;
梁宗琦 ;
雷邦星 .
贵州科学, 2002, (03) :59-65
[7]   真菌发酵生产EPA及DHA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陈欣 .
微生物学杂志, 2002, (05) :37-40
[8]   药物AC-88的抗肿瘤作用和对荷瘤小鼠T细胞的Fas、NF-κB/I-κB的影响 [J].
马栋柱 ;
孙克任 ;
赵丽 ;
肖志峰 ;
李慧 .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2, (04) :246-249
[9]  
Docosahexaenoic Acid Signalolipidomics in Nutrition: Significance in Aging, Neuroinflammation, Macular Degeneration, Alzheimer’s, and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J] . Nicolas G. Bazan,Miguel F. Molina,William C. Gordon.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 2011
[10]  
Effect of fish oil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EPA, DHA, and antioxidants on plasma and brain fatty acids and brain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in rats[J] . Karin Engstr&ouml,m,Ann-Sofie Saldeen,Baichun Yang,Jawahar L. Mehta,Tom Saldeen.Upsala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 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