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区不同利用土地产流产沙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51
作者
汪邦稳 [1 ,2 ]
肖胜生 [2 ]
张光辉 [1 ]
杨洁 [2 ]
张利超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径流; 泥沙;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 红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研究不同类型降雨下土地利用/覆被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控制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南方红壤区典型小流域8种不同利用土地的径流、泥沙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流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土地的径流和泥沙流失差异明显,且各利用土地的径流和泥沙流失的变化对雨量雨强变化的响应不同;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调控排序为果园>旱平地>油茶>弃土场>水保林>坡耕地>水田>裸地,泥沙调控排序为果园>油茶>旱平地>水田>裸地>水保林>坡耕地>弃土场。因此,具有水土保持措施的果园保水保土最好,而裸地产流最大,坡耕地和弃土场泥沙流失最多,产流和产沙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该研究结果为南方红壤区的水土保持规划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人工模拟降雨下细沟与细沟间流速的沿程分布 [J].
刘和平 ;
王秀颖 ;
刘宝元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660-1668
[2]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坡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J].
姜娜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6) :36-41
[3]   人工模拟降雨特性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研究 [J].
吴光艳 ;
祝振华 ;
成婧 ;
吴发启 ;
王健 .
节水灌溉, 2011, (06) :44-47
[4]   坡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保持效应 [J].
佘冬立 ;
邵明安 ;
薛亚锋 ;
俞双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22-27
[5]   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J].
肖培青 ;
姚文艺 ;
申震洲 ;
杨春霞 .
水利学报, 2011, 42 (02) :232-237
[6]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 [J].
谢颂华 ;
曾建玲 ;
杨洁 ;
袁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9) :81-86
[7]   黄土区土质道路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 [J].
张强 ;
郑世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
田风霞 ;
马春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5) :83-87
[8]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沙关系的影响 [J].
刘淑燕 ;
余新晓 ;
信忠保 ;
李庆云 ;
李海光 ;
雷凤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565-571
[9]   黄土区小流域水沙对降雨及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 [J].
刘卉芳 ;
曹文洪 ;
张晓明 ;
秦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02) :237-242
[10]   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J].
李广 ;
黄高宝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1)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