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稻麦两熟区超高产小麦株型特征研究
被引:19
作者:

杜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王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王学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刘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杨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东海农场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江苏省东海农场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稻茬;
超高产;
株型;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明确稻茬超高产小麦的株型特征,对黄淮麦区24个稻茬小麦品种进行了株型和产量性状的观察分析。通过产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超高产、高产、中产、低产4种类型。超高产类型占20.8%,低产类型占12.5%,高产和中产类型占66.7%。高产和超高产小麦品种穗短,穗数多,植株较高,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长,旗叶小且挺,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和较高的收获指数。提出了黄淮麦区高产和超高产(>9.0 t/ha)小麦品种的株型和产量构成指标:全生育期235 d左右,株高75 cm左右,穗下节间长28 cm以上,株高构成指数(IL)>0.61;穗长7.5~8.0 cm,每穗结实小穗数14~15个;旗叶长15~17 cm,宽1.3 cm左右,高效叶面积55~60 cm2,旗叶基角<25°;有效穗数>620×104/ha,每穗实粒数>33粒,千粒重>42 g,收获指数>0.45。
引用
收藏
页码:1075 / 10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品种小花分化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J].
田纪春
;
王延训
;
赵亮
;
杜立明
.
山东农业科学,
2005, (01)
:14-18

田纪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延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杜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小麦稳叶控株增穗高产新途径的理论与实践
[J].
慕美财
;
韩守良
;
张曰秋
;
于岩
;
单玉珊
;
魏春叶
.
吉林农业科学,
2004, (03)
:11-15

慕美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

韩守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

张曰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

于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

单玉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

魏春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
[3]
黄淮海区耕作制度演变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J].
胡志全
;
褚庆全
;
吴永常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 (06)
:23-27

胡志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北京,北京,北京

褚庆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北京,北京,北京

吴永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北京,北京,北京
[4]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J].
于振文
;
田奇卓
;
潘庆民
;
岳寿松
;
王东
;
段藏禄
;
段玲玲
;
王志军
;
牛运生
.
作物学报,
2002, (05)
:577-585

于振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田奇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潘庆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岳寿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段藏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段玲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牛运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5]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发育的代谢基础研究
[J].
赵会杰
;
郭天财
;
邹琦
;
于振文
;
董中东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2)
:7-12

赵会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郭天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邹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于振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董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黄淮冬麦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模式研究
[J].
崔党群
;
张娟
;
闻捷
;
王俊振
.
华北农学报,
2001, (04)
:1-6

崔党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张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闻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王俊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7]
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
[J].
王志芬
;
吴科
;
宋良增
;
王守瑰
;
范仲学
;
张凤云
;
朱连先
;
张福锁
.
山东农业科学,
2001, (04)
:6-8

王志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吴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宋良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王守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范仲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张凤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朱连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张福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8]
小麦品种性状演变规律的分析
[J].
李明兵
;
杨兆生
.
麦类作物学报,
1999, (06)
:30-34

李明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宿县地区农科所!宿州

杨兆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宿县地区农科所!宿州
[9]
高产小麦株型的指标体系
[J].
封超年
;
郭文善
;
何建华
;
朱新开
;
马光辉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26-32

封超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郭文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何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朱新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实现动态聚类全局最优的一种算法
[J].
顾世梁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6, (01)
:57-65

顾世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