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拥堵: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43
作者
卢光盛 [1 ]
金珍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
[2]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澜湄合作机制; 制度竞合; 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地区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湄公河地区"制度拥堵"的困境由来已久,而中国倡导和引领的澜湄合作机制作为区域合作制度的"后来者",在相当程度上被视为新的制度"竞争者"。国内外各界更多关注了澜湄合作机制与既有制度的竞争性,而大大忽略了二者间的互补性。事实上,澜湄合作机制更应该被称为地区合作制度的"补充者"。正因如此,澜湄合作机制要突破"制度拥堵"的困局,不仅需要克服"制度竞争"给制度本身及地区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应避免单纯"制度合作"产生的效率低下,应该选择"制度竞合"的发展路径。制度竞合,即制度竞争与制度合作的融合,结合二者的优势、超越二者的缺陷,实现"竞合"各方的双赢乃至多方共赢。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路径选择将为中国在制度创设和规则创新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也将在实践层面有力地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9+158 +158-159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峰会年”看澜湄地区制度竞合 [J].
邓涵 .
当代亚太, 2019, (06) :131-157+160
[2]   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义、实践及前景 [J].
郑东超 .
当代世界, 2019, (11) :76-79
[3]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挑战与应对方略 [J].
宫笠俐 .
现代日本经济, 2019, (05) :44-54
[5]   崛起国创建国际制度的策略 [J].
刘玮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9) :84-106+158
[6]   中美国际贸易制度之争——基于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视角 [J].
李杨 ;
黄艳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10) :114-136+159
[7]   美国再平衡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 [J].
薛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5) :56-73+157
[8]   澜湄机制如何从湄公河地区诸多边机制中脱颖而出? [J].
卢光盛 .
当代世界, 2016, (05) :24-27
[9]   “一带一路”框架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 [J].
卢光盛 ;
金珍 .
国际展望, 2015, 7 (05) :67-81+148
[10]   以分歧治理谋划国际关系的新准则——习近平关于大国关系治理的新思想新论断 [J].
苏长和 .
国家治理, 2015, (25)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