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过程与方法”

被引:9
作者
李润洲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6.11.006
中图分类号
G63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既不是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也不是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而是作者/编者创生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作为作者/编者创生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其达成的路径是教师之教:研读文本,洞察作者/编者创生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学生之学:基于已知,体验作者/编者创生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师生教学:创设情境,演绎作者/编者创生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探索规律”释义 [J].
郜舒竹 .
课程教材.教法., 2015, 35 (01) :102-107
[2]   哲学与文学双重视角下的《逍遥游》解读 [J].
李乃龙 .
语文学习, 2014, (12) :44-47
[3]   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旅途中的英雄 [J].
谭轶斌 .
上海教育, 2014, (33) :88-89
[4]   聪明的老师下课后让你满腹狐疑 [J].
吴非 .
人民教育, 2014, (21) :72-73
[5]   学说明文的理 感科学家的情——《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J].
陈然 .
中学语文教学, 2014, (05) :67-69
[6]   再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J].
张承明 .
小学语文教学, 2014, (04) :4-6
[7]   “变教为学”从哪儿做起 [J].
郜舒竹 .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3, (09) :4-7
[8]   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解读及三维目标描述建议 [J].
朱彩兰 ;
李艺 .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 (11) :57-61
[9]   “三维目标”论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2011, 32 (09) :62-67
[10]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 [J].
于漪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09, (06)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