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

被引:10
作者
韩玫梅
李仲东
冯一波
谢世文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层序; 下切河谷; 体系域; 沉积相; 延安组; 麻黄山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已有的钻井资料表明,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测井曲线、薄片鉴定等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经历了下切河谷充填、三角洲平原、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的演化过程,为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低位体系域主要为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其分布受早侏罗世古地貌的控制,优先堆积在古地貌较低的区域;水进体系域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最大湖泛面处于前三角洲的黑色泥岩中;高位体系域由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组成。最大湖泛面的存在将延安组油藏分为源外组合和远源组合。源外组合,特别是低位体系域的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具有砂体厚、储集物性好、离烃源岩近、圈闭类型丰富等成藏条件,利于油气的聚集;而远源组合只是源外组合破坏后,油气运移至高位体系中形成次生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Perspectives o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continental strata. Shanley K W,McCabe P J.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4
[2]  
Glenn pool field,O-klahoma:a case of improved production from a ma-ture reservoir. KERR D,YE A,BAHAR B G.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9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藏富集规律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谢世文 ;
冯一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26-731
[4]   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J].
冯一波 ;
丁晓琪 ;
谢世文 ;
张发旺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3) :60-64
[5]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 [J].
邓秀芹 ;
刘新社 ;
李士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2) :156-161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安组层序地层分析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81-685
[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层分布规律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刘岩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30 (04) :385-388+395
[8]   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J].
熊翥 .
岩性油气藏, 2008, 20 (04) :1-8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 [J].
郭正权 ;
张立荣 ;
楚美娟 ;
黄锦绣 .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63-71
[10]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与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J].
庞雄奇 ;
陈冬霞 ;
张俊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