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

被引:23
作者
张兵 [1 ,2 ]
宋献方 [2 ]
张应华 [2 ]
韩冬梅 [2 ]
杨丽虎 [2 ]
唐常源 [3 ]
机构
[1]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
[2]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日本千叶大学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 三江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2 [水文化学];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818 ; 081803 ;
摘要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是水循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管理、规划和优化配置的基础。通过野外考察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应用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兴凯湖水氢氧同位素最富集,乌苏镇井水同位素最贫化。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河流流向,δD都呈现贫化的趋势;δ18O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沿河流流向有富集的趋势,而沿乌苏里江则呈现贫化趋势。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汇合处,黑龙江江水同位素贫化,电导率低。深井的氢氧同位素比浅井贫化,电导率较小。三江平原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为δD=7.4δ18O-3.1。三江平原水化学主要是Ca·Mg-HCO3型,在人类活动较大的地方,水化学类型发生了改变。利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表明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强。地表水与地下水应作为统一体进行水资源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马莲河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水化学和同位素证据 [J].
苏小四 ;
万玉玉 ;
董维红 ;
侯光才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6) :1087-1094
[2]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岔巴沟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J].
宋献方 ;
刘鑫 ;
夏军 ;
张学成 ;
于静洁 ;
张应华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 (01) :8-20
[3]   基于CERN的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 [J].
宋献方 ;
柳鉴容 ;
孙晓敏 ;
袁国富 ;
刘鑫 ;
王仕琴 ;
侯士彬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7) :738-747
[4]   基于δD和δO及水化学的永定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解析 [J].
于静洁 ;
宋献方 ;
刘相超 ;
杨聪 ;
唐常源 ;
李发东 ;
佐仓保夫 ;
近滕昭彦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3) :415-423
[5]   基于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的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特征 [J].
宋献方 ;
李发东 ;
于静洁 ;
唐常源 ;
杨聪 ;
刘相超 ;
佐仓保夫 ;
近滕昭彦 .
地理研究, 2007, (01) :11-21
[6]   应用222Rn研究黑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 [J].
钱云平 ;
Andrew L H ;
张春岚 ;
王玲 .
人民黄河, 2005, (12) :58-59+61
[7]   黑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水化学特征 [J].
聂振龙 ;
陈宗宇 ;
程旭学 ;
郝明林 ;
张光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1) :48-53
[8]   三江平原农业需水量及适宜水稻种植面积的研究 [J].
王韶华 ;
刘文朝 ;
刘群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50-53
[9]   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J].
王韶华 ;
田园 .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02) :61-64
[10]  
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M].刘东等; 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