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雨强度对农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及LEACHM模型验证

被引:44
作者
高海鹰 [1 ]
黄丽江 [1 ]
张奇 [2 ]
徐力刚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
[2]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室内实验; 数值模拟; 氮素; 降雨强度; LEACHM; 抚仙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云南抚仙湖北岸农田平原区地下水埋深较浅,约0.6m,农田土壤氮素的淋失易对地下水和湖泊造成污染。采自抚仙湖北岸典型农田-蔬菜地土壤,应用3组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室内土柱实验方法,通过测定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以及渗漏液流量及其氮素浓度来探讨氮在土壤中的淋失规律。选用土壤营养物淋失模型(LEACHM模型),模拟了实验条件下水分运移和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变化过程,并对实验数据作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出现地表径流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水分下渗速率、铵态氮和硝态氮淋失速率也越快,总氮的淋失量也越大。实验中渗漏液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分别达10和120mg·L-1,说明地下径流是营养盐损失的途径之一,硝态氮是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营养盐淋失是地下水氮素污染的原因之一。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研究区农田氮素淋失的模拟,为评估氮素淋失提供有效工具,同时也为现场模拟工作提供研究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346 / 13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浙江某农场土壤和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J].
翟丽华 ;
刘鸿亮 ;
徐红灯 ;
席北斗 .
环境科学, 2007, (08) :1770-1773
[2]   流域非点源污染物输移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徐力刚 ;
张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S1) :316-322
[3]   旱地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朝辉 ;
李生秀 ;
王西娜 ;
苏涛 .
土壤, 2006, (06) :676-681
[4]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铬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J].
宋波 ;
高定 ;
陈同斌 ;
黄泽春 ;
郑袁明 ;
雷梅 ;
郑国砥 ;
杨军 ;
廖晓勇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0) :1707-1715
[5]   淹水稻田氮素淋溶损失及其控制附视频 [J].
彭星辉 ;
谢晓阳 ;
纪雄辉 .
湖南农业科学, 2006, (05) :58-61
[6]   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陈克亮 ;
朱晓东 ;
朱波 ;
王向华 ;
蔡邦成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1060-1064
[7]   稻田氮素淋洗损失研究 [J].
田玉华 ;
尹斌 ;
朱兆良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2) :2792-2794
[8]   冬小麦种植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数值模拟与预报 [J].
徐力刚 ;
杨劲松 ;
张奇 .
土壤学报, 2005, (06) :923-929
[9]   “三氮”在黄土非饱和带迁移转化原位试验及数值模拟 [J].
姜桂华 ;
王文科 ;
杨胜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4) :571-575
[10]   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径流流失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J].
邱卫国 ;
唐浩 ;
王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4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