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东倾地形格局的形成与季风系统演化历史寻踪——综合大洋钻探计划683号航次建议书简介

被引:14
作者
郑洪波 [1 ]
汪品先 [1 ]
刘志飞 [1 ]
杨守业 [1 ]
王家林 [1 ]
李前裕 [1 ]
周祖翼 [1 ]
贾军涛 [1 ]
李上卿 [2 ]
贾健宜 [2 ]
John Chappell [3 ]
Yoshiki Saito [4 ]
Takahiro Inoue [4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公司
[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
[4] 日本地质调查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IODP683号建议书; 青藏高原; 东亚季风;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围绕IODP 683号建议书,介绍东亚东倾地形格局与季风系统演化历史的相关研究。新生代全球宏观环境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表现为岩石圈活动强烈,板块漂移导致海陆格局和地貌格局的变化,并引发洋流和大气环流的改组,最终导致全球气候的重大变化。新生代岩石圈运动和气候变化表现最为典型的地区是亚洲,其中最具标志性和全球意义的地质事件是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及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与演化。青藏高原隆升最直接的结果是亚洲地区现代地貌格局的形成,大江大河的发育,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综合大洋钻探计划683号航次建议书,计划在长江中下游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实施钻探,以获得长江历史演化和东亚季风演化的地质记录,并为研究青藏高原的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0 / 1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长江三角洲DY03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
    黄湘通
    郑洪波
    杨守业
    Mark Dekker
    谢昕
    章振铨
    方国庆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28 (06) : 87 - 93
  • [2]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研究:REE和Nd同位素制约
    杨守业
    韦刚健
    夏小平
    孙敏
    唐珉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 339 - 346
  • [3] 长江河流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与物源示踪
    杨守业
    蒋少涌
    凌洪飞
    夏小平
    孙敏
    王德杰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5) : 682 - 690
  • [4] 长江贯通时限研究进展
    范代读
    李从先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2) : 121 - 131
  • [5] 宇宙成因核素10Be:估算长江流域侵蚀速率的新方法
    郑洪波
    黄湘通
    向芳
    朱利东
    [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9) : 1160 - 1165
  • [6] 长江三峡阶地的年代对比法及其意义
    向芳
    朱利东
    王成善
    李永昭
    杨文光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162 - 166
  • [7] 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的差异隆升过程:来自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记录的证据
    徐政语
    卢文忠
    林舸
    刘池阳
    王岳军
    郭锋
    [J]. 地质科学, 2005, (02) : 179 - 197
  • [8] 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演化(下)
    赵金海
    [J]. 海洋石油, 2005, (01) : 1 - 10
  • [9] 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演化(上)
    赵金海
    [J]. 海洋石油, 2004, (04) : 6 - 14
  • [10]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地层独居石年龄谱与长江贯通时间研究
    范代读
    李从先
    K.Yokoyama
    周保春
    李保华
    王强
    杨守业
    邓兵
    吴国瑄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1) : 1015 -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