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的差异隆升过程:来自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记录的证据
被引:28
作者:

徐政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卢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池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来源:
关键词:
江汉叠合盆地;
沉积记录;
秦岭—大别造山带;
江南造山带;
中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汉叠合盆地地处扬子地区中部,夹持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中段之间,是中生代中期以来在扬子浅海台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典型海陆交互相陆相叠合盆地,其中充填了厚逾10 000m的中三叠世新近纪陆源碎屑岩系。据印支期以来的造山活动历程与成盆演化特点,将盆山耦合过程划分为造山前期、主造山期、造山后期与非造山期4个阶段,将盆地充填层序划分为陆架边缘、前陆、断陷和坳陷4个(盆地世代)超层序。依据盆内沉积物碎屑组份分析,发现中三叠世江南造山带进入强造山活动期,白垩纪末进入造山带坍塌后的活动平静期;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主造山活动阶段为晚三叠早侏罗世,古近纪末处于非造山活动相对平静阶段。盆区整体呈现东部造山活动早,山带隆升早,持续时间长,剥露地层较快较早进入变质岩层段;西部造山活动时间晚,隆升时间相对较晚,剥露地层在早侏罗世初期才依次切入变质岩层段;盆地南、北缘山带总体呈现多幕式差异隆升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97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从江汉叠合盆地构造形变特征看华南与华北陆块的拼贴过程[J]. 地质科学, 2004, (02) : 284 - 295徐政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池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J]. 地质科学, 2002, (04) : 453 - 461吴根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 [3] 东大别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构造意义初析[J]. 地质科学, 2002, (03) : 343 - 349吴堑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Jonckheer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A.Wagner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4] 大别山南麓中生代盆地充填记录对造山作用属性的反映[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6) : 469 - 478李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任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雯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5] 大别山菖蒲—碧溪岭地区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岩和有关岩石的岩石类型及其原岩性质[J]. 地质学报, 2002, (01) : 1 - 13+145程裕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庄育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天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6] 昌图凹陷白垩纪沉积环境对燕辽造山带隆升过程的指示[J]. 沉积学报, 2001, (04) : 506 - 51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刘池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马晓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侯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 [7] 古深断裂活化与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以川南—滇东和中扬子褶皱-冲断系为例[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3) : 246 - 253吴根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 [8] 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至地表的时间下限:大别山北麓晚侏罗世砾岩中发现榴辉岩砾石[J]. 科学通报 , 2001, (14) : 1216 - 1220王道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刘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李双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金福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 [9] 随州盆地晚白垩世层序地层格架的初步研究——兼对“寺沟组”的再认识[J]. 湖北地矿, 2000, (Z1) : 23 - 29+36刘早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李雄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汪国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胡尚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 [10] 论印支运动在湖北境内表现特点——兼论省内盖层褶皱形成主要时期[J]. 湖北地矿, 2000, (Z1) : 16 - 22左文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地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