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光暗条件下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行为节律

被引:8
作者
吕飞
海小霞
王志刚
刘炳响
阎爱华
毕拥国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成虫; 性别差异; 活动行为; 昼夜节律;
D O I
10.16380/j.kcxb.2015.06.010
中图分类号
S763.306.4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目的】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是林木蛀干害虫重要的天敌昆虫,研究其行为活动昼夜节律,可以深入了解该虫的生物学特性、阐明其生活习性。【方法】采用室内(温度27±1℃、相对湿度65%±10%)条件下雌雄单头隔离饲养的方法,将该虫的行为活动分为移动、取食、饮水、木块处静息和木块外静息5种行为,每隔30 min记录一次,于2014年7月10-15日连续进行观察。【结果】移动和木块处静息行为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移动行为主要发生在暗期,移动高峰发生在20:30-22:30和2:00-4:00之间,而在光期的6:00-16:30之间移动行为发生较少;木块处静息行为主要发生在光期的9:30-16:30和暗期的0:00-1:30之间,而在20:30-23:00的暗期中木块处静息行为发生较少。一天内,该虫发生取食和饮水行为均较少,两类行为主要发生在0:00-14:00之间。木块外静息行为主要发生在暗期的0:30-3:30和20:00-22:00之间。雌、雄成虫的各行为出现的时间和发生百分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行为受到光、暗条件的显著影响,移动行为主要发生在暗期,而各活动行为在雌、雄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58 / 6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麦麸及其挥发性物质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引诱作用 [J].
李哲 ;
刘廷辉 ;
陶晡 ;
马卓 ;
何运转 .
昆虫学报, 2014, 57 (05) :572-580
[2]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越冬后松褐天牛试验 [J].
张彦龙 ;
杨忠岐 ;
张翌楠 ;
王小艺 ;
吴成进 ;
马生福 ;
陆之贵 .
林业科学, 2014, 50 (03) :92-98
[3]   稻水象甲成虫活动行为的日节律 [J].
杨茂发 ;
杨大星 ;
徐进 ;
刘健锋 ;
武承旭 .
昆虫学报, 2013, 56 (08) :952-959
[4]   释放花绒寄甲和设置诱木防治松褐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 [J].
杨忠岐 ;
王小艺 ;
张翌楠 ;
司徒春南 ;
王健 ;
付甫永 .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 (04) :490-495
[5]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最佳释放条件的筛选 [J].
秦瑞豪 ;
李孟楼 ;
张翌楠 ;
杨忠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 (02) :92-96
[6]   西安城区环境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对光肩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J].
魏建荣 ;
牛艳玲 .
昆虫学报, 2011, 54 (12) :1399-1405
[7]  
昆虫趋光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程文杰;郑霞林;王攀;雷朝亮;王小平;.应用生态学报.2011, 12
[8]   花绒寄甲耐寒性研究 [J].
魏建荣 ;
王素英 ;
牛艳玲 ;
唐艳龙 .
中国森林病虫, 2010, 29 (05) :19-20+46
[9]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研究 [J].
李建庆 ;
杨忠岐 ;
张雅林 ;
梅增霞 ;
张玉荣 ;
王小艺 .
林业科学, 2009, 45 (09) :94-100
[10]   温度对麦蛾柔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 [J].
钟宝珠 ;
许再福 ;
覃伟权 .
昆虫学报, 2009, 52 (04) :3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