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

被引:31
作者
陈海波
机构
[1] 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惯常环境; 非惯常环境; 旅游; 体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非惯常环境、体验均是旅游定义的核心概念,关系到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和概念的周延性。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现象学方法,将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分别细分成足迹环境和非足迹环境两类,并阐述了其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向度以及相互转换消长、切换、投射等关系。同时,将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分为一般性体验和特殊性体验,认为体验是人对于人自身(生理和心理)、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特定向度的探求和被给予过程,并分析了旅游体验的内涵、特性以及质量评估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论黑色旅游的愉悦性:一种体验视角下的死亡观照 [J].
谢彦君 ;
孙佼佼 ;
卫银栋 .
旅游学刊, 2015, 30 (03) :86-94
[2]   自我一致性对旅游目的地忠诚的作用机理研究——以韶山为例 [J].
许春晓 ;
王甫园 .
旅游科学, 2014, 28 (04) :1-14
[3]   “旅游”定义研究的语言困境及其突破思路 [J].
王中华 .
旅游论坛, 2014, 7 (02) :16-20+25
[4]   旅游:是经济增长工具还是生活方式 [J].
宁泽群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2 (01) :92-103
[5]   旅游体验研究新视角:旅游者互动的社会关系研究 [J].
彭丹 .
旅游学刊, 2013, 28 (10) :89-96
[6]   现象学视角下旅游体验的本体描述与意向构造 [J].
赵刘 ;
程琦 ;
周武忠 .
旅游学刊, 2013, 28 (10) :97-106
[7]  
旅游: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解释[J]. 胡传东.旅游学刊. 2013(09)
[8]   关于“艾斯特”定义的几点探讨——基于逻辑学视角 [J].
吴小天 .
旅游学刊, 2013, 28 (07) :82-89
[9]   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 [J].
曹诗图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116-120
[10]   海南国际旅游岛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J].
陈海波 .
怀化学院学报, 2012, 31 (0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