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

被引:70
作者
聂衍刚 [1 ]
林崇德 [2 ]
彭以松 [1 ]
丁莉 [1 ]
甘秀英 [1 ]
机构
[1]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少年; 良好社会适应行为; 社会适应不良行为; 发展特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应用自编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以广州市6所中学的1566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在普通中学就读的青少年,总体上社会适应行为发展较好,但是发展情况也不太理想,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商数(Adaptive Behavior Quality,ABQ)和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商数(Maladaptive Behavior Quality,MABQ)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都与理论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其社会适应良好优秀的比例低于理论分布,而实际中下和低下的比例高于理论分布。(2)在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的总分上,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城乡来源和城乡来源与性别三组交互作用都显著;在不良适应行为的总分上,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城乡来源两组交互作用都显著。(3)青少年在良好适应行为上年级差异显著,表现为初一社会适应水平最高,而高一社会适应行为水平最低。在不良适应行为上年级差异显著,表现为初一学生不良适应行为最少。(4)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别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具体维度上,男生自我定向、社会生活、学习适应和社交适应都显著高于女生,而在社会认知与性维度上则相反。(5)城市户口的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在城市中学就读的农村户口学生,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方面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013 / 10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李冬梅 ;
雷雳 ;
邹泓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50-156
[2]   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 [J].
聂衍刚 ;
郑雪 ;
万华 ;
丁莉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18-124+160
[3]   寄宿制民办学校高一新生适应不良行为的调查分析 [J].
王慧君 ;
吴伟平 .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S1) :105-109
[4]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 [J].
崔丽霞 ;
郑日昌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5) :23-25
[5]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J].
王永丽 ;
林崇德 ;
俞国良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1) :109-114
[6]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J].
陈建文 ;
王滔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4-39
[7]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J].
陈建文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 2004, (01) :182-184
[8]   学龄期儿童适应技能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J].
张琼 ;
姚树桥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3) :161-163
[9]   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J].
赵小菲 ;
张秋水 ;
单友荷 ;
张惠开 ;
郭兰婷 .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2) :259-261
[10]   当代中学生适应不良行为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 [J].
孟四清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0, (04)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