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

被引:26
作者
蒲玉琳 [1 ,2 ,3 ]
谢德体 [2 ,3 ]
林超文 [4 ]
魏朝富 [2 ,3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特征; 植物篱; 抗蚀性; 综合抗蚀性; 坡面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土壤抗剪强度、抗蚀性与抗冲性不仅反映了土壤对水力侵蚀不同发育阶段(雨滴溅蚀、薄层水流片蚀与股流沟蚀)的侵蚀力大小,还通过共存、耦合决定对抗水力侵蚀的综合能力(综合抗蚀性)的大小。利用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数理统计法研究了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得以改善,加之网状植物篱根系的固结等作用促使土壤综合抗蚀性增强。紫穗槐、香根草、紫花苜蓿和蓑草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指数分别比常规横坡农作模式增加102.9%、91.9%、87.9%、82.9%。不同植物篱模式增强土壤综合抗蚀性效应的大小为,20o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o坡地紫花苜蓿>蓑草。植物篱模式也增强了各坡位土壤综合抗蚀性,改善了土壤综合抗蚀性的过大坡面异质性。该论文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篱模式控制水土及氮磷等污染物流失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植物篱-农作坡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特征[J]. 蒲玉琳,林超文,谢德体,魏朝富,倪九派.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2]   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 [J].
蒲玉琳 ;
谢德体 ;
林超文 ;
丁恩俊 ;
张坤 ;
魏朝富 .
土壤学报, 2012, 49 (06) :1069-1077
[3]   长江上游不同植物篱系统土壤抗冲、抗蚀特征 [J].
黎建强 ;
张洪江 ;
陈奇伯 ;
周红芬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7) :1223-1228
[4]   物种配置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拦截效应 [J].
田潇 ;
周运超 ;
刘晓芸 ;
马礼平 ;
蔡先立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6) :89-93
[5]   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抗蚀性差异及其评价模型 [J].
郑子成 ;
杨玉梅 ;
李廷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0) :199-205
[6]   三峡库区植物篱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抗蚀性的影响 [J].
吕文星 ;
张洪江 ;
程金花 ;
黎健强 ;
王幸 ;
吴煜禾 ;
王冉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4) :69-73+78
[7]   G111公路讷嫩段9种护坡灌木根系增强土壤抗蚀性比较 [J].
徐文远 ;
刘玉花 ;
王晓春 ;
孙龙 ;
穆立蔷 ;
赵玉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2) :72-77
[8]  
长江上游不同植物篱系统的土壤物理性质[J]. 黎建强,张洪江,程金花,王幸,吕文星.应用生态学报. 2011(02)
[9]   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土壤抗蚀性演变特征 [J].
薛萐 ;
刘国彬 ;
张超 ;
余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5) :3143-3150
[10]   紫色丘陵区蓑草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机理 [J].
刘定辉 ;
赵燮京 ;
曹均城 ;
刘敏 ;
王昌桃 ;
毛仕昌 .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03) :43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