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烟熏烘烤方式对湘西腊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被引:16
作者
钟昳茹 [1 ]
周辉 [1 ,2 ]
娄爱华 [1 ,2 ]
罗青雯 [1 ]
刘成国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2]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湘西腊肉; 工厂快速烟熏; 农家传统烟熏; 挥发性成分;
D O 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7.056
中图分类号
TS251.43 [];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以湖南湘西腊肉为研究对象,比较工厂快速烘烤烟熏和农家传统风干烟熏过程对湘西腊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别对工厂快速烘烤方式的腌制结束、烘烤烟熏2 d、6 d三个阶段进行取样分析和农家传统风干烟熏的腌制结束、烟熏5 d、15 d、30 d后四个阶段的腊肉进行取样分析,比较两种加工方式成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在工厂和农家加工过程中分别鉴定出73种和76种挥发性成分,分析得出湘西腊肉大致挥发性成分为酯类、酸类、醛类、酮类、酚类和烃类。工厂加工腊肉成品中主体挥发性成分是酚类、醛类和烃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62.50%、8.95%和5.08%;农家加工腊肉成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有酚类、酯类和烃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4.80%、0.91%和0.68%。工厂加工成品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相对含量上均高于农家加工成品。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广式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J].
赵冰 ;
李素 ;
成晓瑜 ;
张顺亮 ;
潘晓倩 ;
乔晓玲 ;
陈文华 ;
李家鹏 ;
曲超 ;
艾婷 ;
王守伟 .
肉类研究, 2013, 27 (10) :12-16
[2]   贵州传统与现代工艺腊肉风味物质对比 [J].
朱建军 ;
王晓宇 ;
胡萍 ;
林莉 .
食品科技, 2013, 38 (10) :165-169
[3]   黔式腊肉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J].
朱建军 ;
王晓宇 ;
胡萍 ;
邓潺 ;
林莉 .
食品与机械, 2013, 29 (04) :20-23
[4]   广式腊肠、腊肉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J].
白卫东 ;
陈耀 ;
刘丽微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 (03) :208-212
[5]   农家腊肉冷熏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J].
尚永彪 ;
吴金凤 ;
夏杨毅 ;
屠大伟 .
食品科学 , 2009, (17) :79-83
[6]   风鹅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J].
徐为民 ;
徐幸莲 ;
周光宏 ;
匡一峰 ;
王道营 ;
吴海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0) :2309-2315
[7]   烟熏液产生烟熏色泽的原理与方法探索 [J].
周洪仁 ;
周益群 ;
杜世祥 .
肉类工业, 2007, (03) :34-35
[8]  
宣威火腿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方法初探[D]. 要萍.中国农业大学. 2003
[9]  
Irradiation effects on meat flavor: A review[J] . M.S. Brewer.Meat Science . 2008 (1)
[10]  
Flavour substan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moke-cured bacon[J] . Yu Ai-Nong,Sun Bao-Guo.Food Chemistry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