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集体行动治理的司法逻辑——基于2008-2014年已公开的308件罢工案件判决

被引:15
作者
王天玉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关系; 集体协商; 罢工; 集体行动; 司法实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动者集体行动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依据"法无禁止即自由",罢工行为是有效的。308件罢工案件判决的分析显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适用"法无授权即禁止",并形成了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两种裁判尺度。统计分析显示,本身违法原则在法院判决中居于主导地位,显示出劳动者集体行动治理的司法逻辑具有"形式法治"倾向,而隐藏在这种司法逻辑背后的则是法院自身的角色尴尬。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9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   集体劳动争议的成因差异与分类治理 [J].
王天玉 .
当代法学, 2013, 27 (05) :142-148
[3]   法治方式所需要的姿态 [J].
陈金钊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5) :121-133
[4]   权力与权利的界分方式新探——对“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反思 [J].
汪习根 ;
武小川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4) :38-46
[5]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6) :91-108+206
[6]   关于罢工的合法性及其法律规制 [J].
常凯 .
当代法学, 2012, 26 (05) :109-117
[7]   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 [J].
王全兴 ;
倪雄飞 .
现代法学, 2012, 34 (04) :187-193
[9]   劳动者自发罢工的机理及合法限度 [J].
董保华 .
甘肃社会科学, 2012, (01) :117-123
[10]   规范劳动者维权行动的制度选择 [J].
董保华 .
法治研究, 2012, (01)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