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18
作者
王蕾 [1 ,2 ]
张立冬 [1 ]
万玉美 [1 ,3 ]
谭照君 [1 ,2 ]
孙效文 [2 ,3 ]
机构
[1] 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应用基因组研究中心
关键词
牙鲆; 微卫星; 遗传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与质粒二次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克隆牙鲆微卫星,并利用所得到的引物分析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共获得2805个阳性克隆,测序得到3120个含微卫星的序列。其中完美型、非完美型和混合型分别占57.97%、7.25%和34.78%。用Primer3.0软件设计牙鲆微卫星引物,从中筛选出具稳定多态性的30对,分析中国黄海、渤海海域4个不同海区牙鲆野生群体(大连、北戴河、丹东、青岛)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3~9.94,平均为6.95;观测杂合度为0.532~0.895,平均为0.753;期望杂合度为0.635~0.902,平均为0.820;Hardy-Weinberg平衡指数(d)的变化范围为-0.247~0.512,其中7个位点表现为杂合子过剩(d>0),其余位点表现为杂合子缺失(d<0)。聚类分析显示:4个群体聚为两类,大连与丹东聚为一类,北戴河与青岛聚为一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 / 10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J].
邵长伟 ;
廖小林 ;
田永胜 ;
陈松林 .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30 (01) :41-46
[2]   牙鲆5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刘海金 ;
朱晓琛 ;
孙效文 ;
杨立更 ;
薛玲玲 ;
毛连菊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1) :30-37
[3]   利用1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鳙鱼的遗传多样性 [J].
耿波 ;
孙效文 ;
梁利群 ;
欧阳洪生 ;
童金苟 .
遗传, 2006, (06) :683-688
[4]   漠斑牙鲆引进种群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J].
李鹏飞 ;
刘萍 ;
柳学周 ;
高天翔 ;
王清印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1) :13-19
[5]   磁珠富集法筛选白鲢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J].
鲁翠云 ;
孙效文 ;
曹洁 ;
梁利群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5, (06) :772-776
[6]   牙鲆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J].
刘云国 ;
陈松林 ;
李八方 .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05) :29-35
[7]   磁珠富集法分离草鱼微卫星分子标记 [J].
孙效文 ;
鲁翠云 ;
梁利群 .
水产学报, 2005, (04) :482-486
[8]   山东近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自然和养殖群体10个微卫星基因座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J].
王伟 ;
尤锋 ;
高天翔 ;
张培军 .
海洋与湖沼, 2004, (06) :530-537
[9]   剑尾鱼微卫星DNA的筛选 [J].
李霞 ;
白俊杰 ;
吴淑勤 ;
叶星 ;
劳海华 ;
简清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3) :196-201
[10]   微卫星序列及其应用 [J].
罗文永 ;
胡骏 ;
李晓方 .
遗传, 2003, (05) :6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