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户减畜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内蒙古260户牧户的调查

被引:62
作者
王海春 [1 ,2 ]
高博 [1 ]
祁晓慧 [1 ]
乔光华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机制; 减畜行为; 家庭特征; 监管机制;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7.12.009
中图分类号
F323.21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本文利用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内蒙古自治区5个盟市260个牧户的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的减畜行为总体上产生了显著正效应,但对不同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牧户家庭人均收入、非畜牧业收入占比与牧户的减畜行为显著正相关,牧户人均草场面积、距旗(县)政府所在地距离、草原年均降雨量与牧户的减畜行为显著负相关。建设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应根据牧户的家庭特征推行差异化补奖机制并实施严格监管。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112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牧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畜平衡及禁牧补奖标准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J].
祁晓慧 ;
高博 ;
王海春 ;
周杰 ;
乔光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05) :30-35
[2]   草原生态补偿:减畜和补偿的对等关系 [J].
胡振通 ;
孔德帅 ;
魏同洋 ;
靳乐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11) :1846-1859
[3]   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 [J].
胡振通 ;
孔德帅 ;
靳乐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1) :152-159
[4]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J].
魏琦 ;
侯向阳 .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18) :3719-3726
[5]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下政府与牧民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以甘肃玛曲县为例 [J].
韦惠兰 ;
宗鑫 .
农村经济, 2014, (11) :102-106
[6]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与牧民的可能选择 [J].
靳乐山 ;
胡振通 .
改革, 2014, (11) :100-107
[7]   草场流转的生态环境效率——基于内蒙古甘肃两省份的实证研究 [J].
胡振通 ;
孔德帅 ;
焦金寿 ;
靳乐山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6) :90-97
[8]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效应及其问题解析附视频 [J].
刘爱军 .
草原与草业, 2014, (02) :4-8
[9]   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惠民效应分析 [J].
张文娟 ;
金良 .
财经理论研究, 2014, (02) :57-66
[10]   谁在超载? 不同规模牧户的差异分析 [J].
靳乐山 ;
胡振通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2) :37-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