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稻米垩白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19
作者
矫江
王伯伦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垩白率;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水稻主栽品种为样本 ,分析了东北全区域活动积温与水稻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垩白率是影响这一地区稻米垩白品质的主要因素。稻米垩白率的发生与当地活动积温呈显著负相关 ,并与水稻低温冷害发生规律相一致。一般气候正常年份东北各地都可以生产出低垩白优质米 ,异常低温气候条件增加垩白率。针对垩白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提出了降低稻米垩白的生产技术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J].
程方民 ;
钟连进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3) :28-32
[2]   垩白对稻米吸湿产生裂纹的影响 [J].
张家年 ;
程秋琼 ;
谭军 .
中国粮油学报, 2001, (01) :40-42
[3]   寒地稻米品质现状及改良目标 [J].
张云江 ;
赵镛洛 ;
王继馨 ;
李大林 ;
吕彬 ;
乔栋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 (03) :45-47
[4]   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对稻米品质之影响 [J].
吕文彦 ;
邵国军 ;
曹萍 ;
曹炳晨 .
辽宁农业科学, 1998, (04) :3+5+4+7-8
[5]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J].
莫惠栋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4) :8-14
[6]   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稻米品质的地域分布 [J].
张嵩午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1) :42-46
[7]   中国稻米垩白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之初步研究 [J].
贾志宽 ;
高如嵩 ;
张嵩午 ;
朱碧岩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4) :159-164
[8]   海拔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J].
向远鸿 ;
唐启源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2) :94-96
[9]   粳稻腹白米的研究 [J].
郭二男 ;
潘增 ;
王才林 ;
卢少华 .
作物学报, 1983, (01)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