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6
作者
涂宗财
林德荣
刘成梅
刘光宪
王辉
豆玉新
郑明
机构
[1]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作用; 酶-碱结合法; 离心分离技术;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08.10.033
中图分类号
TS205 [食品加工与保藏];
学科分类号
083201 ;
摘要
为实现大豆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以制作豆腐、豆浆后下脚料豆渣为原料,应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作用、离心分离技术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测定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率和溶解性;并研究以酶-碱结合法提取大豆可溶性纤维,以碱浓度、酶用量、碱提温度和酶解时间为四因素,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浓度0.6%,碱提温度65℃,酶解时间55min,酶用量22万U时,酶-碱结合法制备的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SDF/TDF)可达到21.35%。经140MPa微射流均质机处理,其SDF/TDF含量可提高到37.42%,其持水力、膨胀率和溶解度分别为10.697g/g、830%和22.38g/100mL。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品种海带膳食纤维的形态观察及物理性质 [J].
谢苗 ;
高薇薇 ;
邓海燕 ;
甘纯玑 .
广东化工, 2005, (02) :21-24
[2]   超微粉碎对小麦胚芽膳食纤维物化性质的影响 [J].
陈存社 ;
刘玉峰 .
食品科技, 2004, (09) :88-90+94
[3]   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动力学研究 [J].
黄永春 ;
李琳 ;
郭祀远 ;
蔡妙颜 ;
黎海彬 .
食品科学, 2003, (04) :34-38
[4]   膳食纤维测定方法的历史及现状(1969—1999) [J].
周建勇 .
中国粮油学报, 2001, (03) :10-14
[5]   论膳食纤维 [J].
何锦风 ;
郝利民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7, (05) :63-68+72
[6]   论膳食纤维 [J].
郑建仙,高孔荣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4, (04)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