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黄陵隆起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4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梅廉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刘昭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徐思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机构:
[1]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裂变径迹;
隆升;
中-新生代;
黄陵隆起;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9.02.009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8个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3个样品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测定以及时间-温度热演化历史的反演,研究黄陵隆起中新生代的隆升作用过程,结果表明:黄陵隆起自晚三叠世200Ma开始隆升,表现为持续的隆升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200Ma~160Ma±的缓慢隆升冷却作用阶段;160Ma~98.4Ma的快速隆升冷却阶段,岩体进入磷灰石部分退火带中;之后进入了一个构造相对稳定的阶段,样品滞留在部分退火带中;随后36.7Ma~28.4Ma以来,再次快速隆升剥蚀冷却。两次快速的隆升作用指示了中扬子地区两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和构造变革。作为印支期以来持续的古隆起,黄陵隆起周缘地区是中扬子地区海相油气运聚有利的指向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大别山晚中生代巨量岩浆活动的启动: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制约
[J].
张超
;
马昌前
.
矿物岩石,
2008, 28 (04)
:71-7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昌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的时空分异: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证据
[J].
沈传波
;
梅廉夫
;
张士万
;
刘麟
;
汤济广
;
周锋
;
严淑澜
;
骆吉春
.
矿物岩石,
2008, (02)
:63-7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梅廉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张士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刘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汤济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严淑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骆吉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4]
江汉平原印支期以来的盆山耦合关系及下古生界油气响应
[J].
郭战峰
;
刘新民
;
陈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49-51+114

郭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新疆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热历史的裂变径迹记录
[J].
沈传波
;
梅廉夫
;
刘麟
;
汤济广
;
周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3)
:87-9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梅廉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刘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汤济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江汉盆地幕式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特征
[J].
王必金
;
林畅松
;
陈莹
;
卢明国
;
刘景彦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02)
:226-230+248+19

王必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林畅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陈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卢明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刘景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7]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印支期以来构造层序耦合特征分析
[J].
严金泉
;
郭战峰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9-1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8]
湖北省秭归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J].
余建华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5, (04)
:257-267

余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9]
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的差异隆升过程:来自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记录的证据
[J].
徐政语
;
卢文忠
;
林舸
;
刘池阳
;
王岳军
;
郭锋
.
地质科学,
2005, (02)
:179-197

徐政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卢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林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刘池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王岳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郭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10]
鄂西黄陵背斜地区前南华纪古构造格架及主要地质事件
[J].
熊成云
;
韦昌山
;
金光富
;
谭文清
;
李文羡
.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2)
:97-112

熊成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地质勘探大队,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 ,北京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韦昌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地质勘探大队,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 ,北京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金光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地质勘探大队,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 ,北京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谭文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地质勘探大队,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 ,北京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李文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地质勘探大队,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 ,北京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