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溶解态氮污染负荷模拟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腊美 [1 ]
龙天渝 [1 ]
李崇明 [2 ]
李继承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嘉陵江流域; 非点源污染模拟; 溶解态氮; 半分布式水文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嘉陵江流域是三峡水库最大的支流,为研究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溶解态氮污染负荷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其来源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单元,通过引入具有物理机制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SLURP水文模型,并推导溶解态氮的流域输移损失系数,建立了流域非点源溶解态氮污染年负荷模型。借助GIS技术,应用所建模型,对嘉陵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年地表径流量和溶解态氮污染负荷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以旱地和水田为主的涪江流域的溶解态氮流失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渠江下游流域和西汉水流域,1990—2005年嘉陵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上产生的非点源溶解态氮年均负荷为35726t·a-1,约占流域出口总氮负荷的32%。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我国非点源负荷研究中的问题探讨
    于涛
    孟伟
    Edwin Ongley
    郑丙辉
    邓义祥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 401 - 407
  • [2] 三峡水库主要入库河流氮营养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郑丙辉
    曹承进
    秦延文
    黄民生
    [J]. 环境科学, 2008, (01) : 1 - 6
  • [3] 三峡水库成库后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
    张晟
    李崇明
    付永川
    张勇
    郑坚
    [J]. 环境科学, 2008, (01) : 7 - 12
  • [4]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文特性和污染因素分析
    孟春红
    赵冰
    [J]. 人民长江, 2007, (08) : 26 - 27+45
  • [5] 耕作措施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
    许其功
    席北斗
    沈珍瑶
    霍守亮
    余红
    范丽丽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03) : 41 - 45
  • [6]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氮磷流失特征
    许其功
    刘鸿亮
    沈珍瑶
    席北斗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 326 - 331
  • [7] 紫色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氮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
    朱波
    汪涛
    徐泰平
    况福虹
    罗专溪
    高杨
    [J]. 山地学报 , 2006, (05) : 601 - 606
  • [8] 川中紫色土区旱坡地非点源氮输出特征与污染负荷
    陈克亮
    朱晓东
    朱波
    李庆召
    王向华
    蔡邦成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 54 - 58
  • [9] 农田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降雨径流关系——SCS法的修正
    贺宝根
    周乃晟
    高效江
    许世远
    袁永昆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3) : 49 - 51
  • [10] 三峡库区农田径流污染情势分析及对策
    陈西平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2, (05) : 31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