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的成因:Sr-Nd-Pb-O同位素制约

被引:29
作者
高庚
徐兆文
杨小男
王云健
张军
蒋少涌
凌洪飞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岩浆混合; 辉石闪长岩; 铜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运用Sr、Nd、Pb和O同位素综合示踪技术,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白芒山辉石闪长岩锶同位素初始值(ISr)变化于0.707291~0.707315之间;εNd(t)值变化于-13.04-14.01之间;全岩δ18O值为10.2‰11.7‰;初始铅同位素组成(t=142.9Ma)为:(206Pb/204Pb)i=17.9790~18.3267,(207Pb/204Pb)i=15.5125~15.6578,(208Pb/204Pb)i=38.1000~38.2117.结合安徽沿江地区岩浆岩研究资料可以看出,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成岩物质起源于扬子下地壳和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是富集岩石圈地幔和扬子下地壳物质混合的产物,成岩过程后期经历了上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影响.其中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主要与俯冲洋壳与陆壳析出流体的混染与交代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J].
任康绪 ;
阎国翰 ;
牟保磊 ;
蔡剑辉 ;
童英 ;
李凤棠 ;
赵凤三 ;
古丽冰 ;
杨斌 ;
储著银 .
地学前缘, 2005, (02) :292-302
[2]   安徽铜陵地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时代——朝山辉石闪长岩锆石SHRIMP定年 [J].
王彦斌 ;
刘敦一 ;
曾普胜 ;
杨竹森 ;
田世洪 .
地球学报, 2004, (04) :423-427
[3]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J].
田世洪 ;
丁悌平 ;
杨竹森 ;
蒙义峰 ;
曾普胜 ;
王彦斌 ;
王训诚 ;
姜章平 .
矿床地质, 2004, (03) :365-374
[4]   安徽狮子山矿田白芒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J].
赵会民 ;
刘雪松 ;
祝永军 .
吉林地质, 2004, (03) :30-35
[5]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J].
黄顺生 ;
徐兆文 ;
顾连兴 ;
华明 ;
陆现彩 ;
陆建军 ;
聂桂平 ;
朱士鹏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2) :217-226
[6]   赣南中侏罗世玄武岩的Pb-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中生代地幔源区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章邦桐 ;
陈培荣 ;
凌洪飞 ;
孔兴功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2) :145-156
[7]   与朝山金矿有关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徐兆文 ;
方长泉 ;
陆现彩 ;
宋敬祥 ;
陆建军 ;
华明 ;
黄顺生 ;
聂桂平 ;
朱士鹏 .
地质与勘探, 2004, (03) :42-46
[8]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意义 [J].
王元龙 ;
王焰 ;
张旗 ;
贾秀琴 ;
韩松 .
岩石学报, 2004, (02) :325-338
[9]   湖南东坡矿田金船塘锡铋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年龄 [J].
肖红全 ;
赵葵东 ;
蒋少涌 ;
姜耀辉 ;
凌洪飞 .
矿床地质, 2003, (03) :264-270
[10]   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中基性岩的铅同位素特征:富集地幔的证据 [J].
闫峻 ;
陈江峰 ;
喻钢 ;
钱卉 ;
周泰禧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2) :1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