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库特征演化

被引:16
作者
黄宗胜 [1 ,2 ]
符裕红 [1 ]
喻理飞 [1 ]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凋落物现存量; 凋落物现存量碳库特征; 自然恢复; 喀斯特森林;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3.01.009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库特征。结果表明:随群落恢复凋落物现存量呈减少趋势,早期减幅大,中后期减幅小;随群落恢复凋落物现存量演化受地貌因子、群落生活史、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较大,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较小;凋落物现存量生物量与其分解失重率、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凋落物分解失重率与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群落恢复凋落物现存量含碳率变化不显著,凋落物现存量碳密度变化规律与凋落物现存量变化规律一致,单位面积凋落物碳储量表现为碳源效应,且早期碳源效应较强、固碳能力不稳定,中后期碳源效应较弱、固碳能力稳定;凋落物碳密度(Y)与其现存生物量(x)的关系:Y=bo+b1x(bo、b1为常数)。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的凋落物动态 [J].
俞国松 ;
王世杰 ;
容丽 ;
冉景丞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10) :1019-1028
[2]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凋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 [J].
曾昭霞 ;
刘孝利 ;
王克林 ;
曾馥平 ;
宋同清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7) :1429-1434
[3]   克拉玛依不同配置模式防护绿地凋落物现存量及养分贮量 [J].
郑路 ;
尹林克 ;
胡秀琴 ;
姜逢清 ;
李燕红 ;
邱文成 .
林业科学, 2011, 47 (04) :13-19
[4]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群落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J].
潘复静 ;
张伟 ;
王克林 ;
何寻阳 ;
梁士楚 ;
韦国富 .
生态学报, 2011, 31 (02) :335-343
[5]   广西喀斯特次生林地表碳库和养分库特征及季节动态 [J].
朱双燕 ;
王克林 ;
曾馥平 ;
曾昭霞 ;
宋同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5) :237-242
[6]   茂兰喀斯特森林凋落物量的动态研究 [J].
魏鲁明 ;
余登利 ;
陈正仁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3) :31-34
[7]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J].
宋新章 ;
江洪 ;
张慧玲 ;
余树全 ;
周国模 ;
马元丹 ;
Scott X Chang .
生态学报, 2008, (09) :4414-4423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释放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J].
吴雅琼 ;
刘国华 ;
傅伯杰 ;
郭玉华 .
生态学报, 2007, (05) :2126-2135
[9]   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系列地下部分碳平衡及累积速率 [J].
周国逸 ;
周存宇 ;
LiuShuguang ;
唐旭利 ;
欧阳学军 ;
张德强 ;
刘世忠 ;
刘菊秀 ;
闫俊华 ;
温达志 ;
徐国良 ;
周传艳 ;
罗艳 ;
官丽莉 ;
刘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6) :502-510
[10]   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
彭少麟 ;
刘强 .
生态学报, 2002, (09) :1534-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