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济阳坳陷二叠系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11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世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王海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4]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济阳坳陷;
二叠系;
深层储集层;
次生孔隙;
沉积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济阳坳陷二叠系砂岩储集层岩石的压汞实验分析,结合薄片分析与扫描电镜观察,利用能反映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渗流性能的参数,分析该区二叠系储集层岩石的储集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系碎屑岩储集层以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的中粗粒及含砾中粗粒石英砂岩为主,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型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和裂缝,具有孔喉半径小、分选性和连通性较差、渗流能力较差的孔喉特征;最大孔喉半径是决定其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反映了次生孔隙的发育对其储集性能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还表明,控制该区二叠系碎屑岩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沉积主水道(高能河道或分流河道)的分布型式、酸性水介质溶蚀相的发育程度及构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深层次生孔隙成因及分布特征
[J].
张文才
;
李贺
;
李会军
;
孟元林
;
杨凤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308-31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设计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李会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凤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2]
不同类型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成因、物性差异及测井评价对策
[J].
张龙海
;
周灿灿
;
刘国强
;
刘忠华
;
张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6)
:702-710

张龙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周灿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吐哈盆地丘东气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下气藏储层差异性分析
[J].
杨松岭
;
杜建平
;
马广明
;
蒋玉双
;
史自力
;
何志平
;
康永尚
.
古地理学报,
2007, (01)
:107-116

杨松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杜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处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马广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丘东采油厂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蒋玉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丘东采油厂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史自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丘东采油厂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何志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康永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4]
江陵凹陷深层储层次生孔隙非均质性成因
[J].
陈波
;
韩定坤
;
赵海涛
;
赖志云
.
石油学报,
2006, (05)
:66-7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定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赖志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J].
朱筱敏
;
米立军
;
钟大康
;
张琴
;
张善文
;
吕希学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295-30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米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钟大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张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张善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吕希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6]
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描述
[J].
李中锋
;
何顺利
;
杨文新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03-2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顺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杨文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7]
济阳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前景
[J].
胡宗全
;
周新科
;
张玉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55-660

胡宗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周新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8]
歧北凹陷沙二段超压背景下的成岩场分析与储层孔隙度预测
[J].
孟元林
;
刘德来
;
贺如
;
王志国
;
张文才
;
殷秀兰
;
李军
.
沉积学报,
2005, (03)
:389-396

孟元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刘德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贺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殷秀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9]
鄂尔多斯西部长6砂岩成岩演化与优质储层
[J].
王琪
;
禚喜准
;
陈国俊
;
史基安
;
王多云
.
石油学报,
2005, (05)
:21-27

王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禚喜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陈国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史基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多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