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斜坡带差异控藏作用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37
作者
薛永安
杨海风
徐长贵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斜坡带类型; 差异控藏作用; 富集规律; 陆相断陷湖盆; 黄河口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期以来,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央构造脊和北部陡坡带,斜坡带勘探研究程度较低,油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不清晰。基于斜坡带内部断坡组合、沉积特征、斜坡坡度和构造演化等4个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将黄河口凹陷西洼南部斜坡带和中洼南部斜坡带划分为同沉积微斜断坡型斜坡带与同沉积稳定断阶型斜坡带两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斜坡带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对沉积体系的展布、油气的运聚成藏和富集规律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控制作用。同沉积微斜断坡型斜坡带为"横向阶梯式"油气运移模式,新近系明化镇组是主要油气富集层系,油气在阶梯状运移过程中,成藏层系逐阶抬高,斜坡带越高部位,成藏层位越浅。同沉积稳定断阶型斜坡带为"垂向贯穿式"油气运移模式,油气成藏具有近源成藏、含油气丰度高、深浅层复式成藏的特征,在平面上,斜坡带主干断裂的弯曲增压段是油气富集区。在此认识基础上指出了下步重点勘探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优质储层成因 [J].
王永诗 ;
王勇 ;
朱德顺 ;
丁桔红 ;
尚冰 ;
朱家俊 .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 (02) :28-36
[2]   断陷盆地致密砂砾岩气成藏条件和资源潜力——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为例 [J].
陆加敏 ;
刘超 .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 (02) :53-60
[3]   东营凹陷坡移扇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 [J].
陈杰 ;
于正军 ;
韩宏伟 ;
王伟锋 ;
朱传华 .
特种油气藏, 2015, 22 (06) :45-49+143
[4]   惠民凹陷南斜坡强分割地区地层对比方法 [J].
封东晓 .
特种油气藏, 2014, 21 (06) :47-51+143
[5]   黄河口凹陷古近纪构造坡折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J].
张新涛 ;
周心怀 ;
牛成民 ;
刘豪 ;
魏文艳 .
地质论评, 2014, 60 (02) :332-338
[6]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其分布特征 [J].
强昆生 ;
吕修祥 ;
周心怀 ;
徐长贵 ;
朱秀香 ;
赵旭亚 .
现代地质, 2012, 26 (04) :792-800
[7]   陆相断陷盆地斜坡带分类及成藏特征分析 [J].
赵红星 ;
司继伟 ;
何伟平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8 (03) :28-30+12
[8]   陆相断陷湖盆复式叠合油气成藏与优势相富集新模式——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 [J].
周立宏 ;
肖敦清 ;
蒲秀刚 ;
李洪香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1) :7-11
[9]   渤海海域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J].
刘小平 ;
周心怀 ;
吕修祥 ;
朱秀香 ;
王海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97-502+509
[10]   渤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大型油气田勘探 [J].
朱伟林 ;
李建平 ;
周心怀 ;
郭永华 .
沉积学报, 2008, (04) :57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