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西藏拉屋锌铜多金属矿床岩矿相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15
作者:
刘妍
[1
]
赵元艺
[1
]
王瑞江
[1
]
崔玉斌
[2
]
宋亮
[2
]
杨长青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3]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来源:
关键词:
地质学;
锌铜多金属矿床;
石榴子石环带;
矽卡岩;
岩矿相学;
拉屋;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0.06.005
中图分类号:
P618.42 [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拉屋矿床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为大型矽卡岩型锌铜多金属矿床。文章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以及ICP-MS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拉屋矿床的岩相学与矿相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区内的岩体为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明显的爆碎结构。矽卡岩主要包括石榴子石矽卡岩、含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环带状石榴子石灰色部分的铝原子数为0.36~0.86,黑色部分的铝原子数为1.23~1.53;而钙原子数具有与铝原子数成反比的变化趋势。由石榴子石的环带推测,有13次岩浆与地层灰岩的物质交换过程。矽卡岩及其后蚀变岩的形成过程,控制着矿化的形成过程,出现石榴子石(晶体中呈粒状的透辉石→板状透辉石→长柱状透辉石)→次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碳酸盐+石英的蚀变变化趋势,与此相应,矿化有铋+钴镍→铋+铜铅锌→铜铅锌银→铟的变化趋势。金属矿物由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银矿、自然铋、硫铜铁铋矿、硫铅铋银矿(?)、辉砷镍矿、黄黝锡矿、羟铟石等组成。作者指出,有用金属元素为锌、铜、铅、锡、铋、钴、铟,需对这些元素的资源特征进行评价,开采时需注意综合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54 / 1078
页数:2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