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犯时代下违法性认识的立场转换

被引:28
作者
王俊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违法性认识; 责任说; 构成要件故意说; 事实错误; 违法性错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法定犯时代,为了在教义学上合理限定行政犯的处罚范围,应当转换违法性认识的基本立场,重新激活故意理论。责任理论导致故意概念的形式化,难以说明故意责任的实质。故意理论值得赞同,但是这里的"故意"指的是构成要件故意,从而违法性认识应属于不法要素。采取故意理论,不会产生处罚的漏洞,其关键在于厘清未必的不法认识与法律过失的关系。在这一立场之下,理论上区分事实错误与违法性错误并没有意义,关键只在于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抵触行为规范的意思。无论是事实错误,还是规范错误,均有可能发生故意阻却的效果。而在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与空白构成要件中,强行区分事实错误与违法性错误,不仅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9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故意中意义认知和违法性认识的关系研究 [J].
于润芝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9, (03) :94-107
[3]   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的错误类型分析 [J].
柏浪涛 .
法商研究, 2019, 36 (01) :80-92
[4]   集体法益的刑法保护及其边界 [J].
孙国祥 .
法学研究, 2018, 40 (06) :37-52
[5]   责任原则、预防政策与违法性认识 [J].
陈璇 .
清华法学, 2018, 12 (05) :89-111
[6]   中国刑法上的免责机制反思——从违法性认识错误切入 [J].
屈学武 .
法治研究, 2018, (01) :60-77
[7]   法定犯时代的违法性认识错误 [J].
车浩 .
清华法学, 2015, 9 (04) :22-46
[8]   应否允许抽象危险犯反证问题研究 [J].
付立庆 .
法商研究, 2013, 30 (06) :76-84
[9]  
论不能未遂的可罚性.[M].张志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10]  
刑法总论.[M].山口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