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及结果

被引:74
作者
庚勐
陈浩
陈艳鹏
曾良君
陈姗姗
姜馨淳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煤层气; 地质资源量; 可采资源量; 评价方法;
D O I
10.13199/j.cnki.cst.2018.06.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近10年我国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掌握煤层气资源情况、阐明了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规律,重新对全国30个主要含煤盆地埋深在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开展评价工作。第4轮评价继承并更新完善了以往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体积法为主,按照计算单元-区带-盆地的层级顺序开展,将全国煤层气资源按照大区、煤阶、埋深、煤系几方面进行了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在2 000 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29.82×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1×1012m3;首次建立了樊庄、三交、保德3个不同煤阶的解剖区,开展类比法评价,进一步落实了含气量、可采系数等关键参数;并且首次评价了埋深在1 500~2 000 m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煤层气资源的最新勘探结果,有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快速推进和进一步落实并提高资源等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研究
    庚勐
    陈浩
    王权
    李树新
    李贵中
    [J]. 中国煤层气, 2016, 13 (05) : 3 - 7
  • [2] 我国煤层气富集规律及资源潜力新认识
    庚勐
    陈浩
    陈振宏
    李贵中
    邓泽
    李亚男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 (09) : 1659 - 1665
  • [3] 我国低煤阶煤层气地面开发产气潜力研究
    张群
    降文萍
    [J]. 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 (06) : 211 - 215+187
  • [4]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进展
    叶建平
    陆小霞
    [J]. 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 (01) : 24 - 28+46
  • [5] 国内外煤层气地质对比及其启示
    龙胜祥
    李辛子
    叶丽琴
    陈纯芳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 (05) : 696 - 703
  • [6] 国外典型煤层气盆地可采资源量计算
    李勇
    汤达祯
    许浩
    王勃
    张彪
    [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4, 42 (02) : 23 - 27
  • [7] 深部煤层吸附行为及含气量预测模型附视频
    赵丽娟
    秦勇
    申建
    [J]. 高校地质学报, 2012, (03) : 553 - 557
  • [8] 利用等温吸附曲线估算柳林区块煤层气可采资源量
    张文忠
    许浩
    傅小康
    贾高龙
    [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0, 34 (01) : 29 - 32+114
  • [9] 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刘成林
    朱杰
    车长波
    杨虎林
    樊明珠
    [J].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11) : 130 - 132+152
  • [10] 等温吸附曲线方法在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
    陈春琳
    林大杨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5) : 679 -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