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都安地下河地质公园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12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罗劬侃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地苏地下河系; 喀斯特景观; 地质公园; 广西都安;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3004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931.5 [岩溶(喀斯特)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都安地下河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及喀斯特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都安喀斯特及地苏地下河系、都安天窗群、峰丛峰林等典型喀斯特景观的形成演化过程,认为都安喀斯特正处于地下和地表喀斯特彼此制约,却又相互协调、同步共生的特殊发育时期;揭示了古近纪以来,暂时性地表流水、地表河等各种地表流水与地下河间,历经独立、袭夺、改道、相连等阶段,对应地下与地表喀斯特间,由地表地下各向分散独立成景→地表地下各向单一网络式成景→地表地下统一网络式成景,并逐渐形成彼此对应喀斯特景观的演化序列和过程。其中,地表喀斯特作用,由强→弱,由主角→配角,并从西北侧至东南侧逐渐演化、分异,形成高峰丛深洼地→中峰丛洼地→低峰丛洼地→高峰林谷地→低峰林谷地5种不同且依次过渡的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作用,则由弱→强,配角→主角,逐渐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河喀斯特地貌——地苏地下河系;地下与地表间,由彼此独立→整体相互制约、协同共生,并形成由500多个天窗组成的天窗群。因此,公园既是全球展现地下河喀斯特景观美景的杰出代表地之一,又是全球地下河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杰出范例,还是展示地下与地表喀斯间彼此制约,却又协同共生发育的典型参照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广西浦北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J].
韦跃龙 ;
王国芝 ;
陈伟海 ;
罗书文 ;
罗劬侃 .
热带地理, 2017, 37 (01) :66-81
[2]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与地质背景及洞穴环境的耦合关系——以广西巴马水晶宫为例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罗劬侃 .
地理学报, 2016, 71 (09) :1528-1543
[3]   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罗劬侃 ;
何正芳 ;
谭政权 .
地球学报, 2016, 37 (03) :368-378
[4]   织金洞之高原魂 [J].
韦跃龙 .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6, (02) :22-31
[5]   喀斯特洞穴晶体生长速率的古气候重建意义 [J].
薛治国 ;
刘子琦 ;
陈浒 .
地球与环境, 2014, 42 (01) :34-40
[6]   岩溶天生桥纵向分层旅游开发方式——以重庆黔江蒲花天生桥群为例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地球学报, 2012, 33 (01) :98-110
[7]   试论旅游洞穴主题式开发——以广西巴马百么洞为例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资源科学, 2011, 33 (07) :1398-1407
[8]   岩溶天坑纵向分带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以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为例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覃建雄 ;
黄保健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1 (01) :52-60
[9]   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地理学报, 2010, 65 (05) :580-594
[10]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 [J].
赵汀 ;
赵逊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0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