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表明,鲁西地区存在区域尺度的深、浅层次滑脱构造.浅层次滑脱构造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及石炭-二叠系与奥陶系之间.滑脱面上碎裂灰岩、碎裂花岗岩及不对称褶皱发育,伴有硅化、大理岩化、镜铁矿化等动力变质作用.由于构造滑动,滑脱面之上地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构造缺失或重复.不对称褶皱、擦痕、布丁构造等显示滑动方向以北西、北北东为主.深层次滑脱构造多发生在地壳约12—22km及30km处,向南滑脱.滑脱构造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前者在深部很可能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沿郯庐断裂带发生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近东西向俯冲、碰撞引起地幔物质上涌,造成岩石圈-软流圈之间滑脱拆离产生原始岩浆上涌,进而控制了壳-幔、上地壳和浅层次滑脱构造的产生.揭示两板块晚中生代早期的俯冲、碰撞存在多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