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强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19
作者
程建武 [1 ,2 ]
郭桂红 [3 ]
岳志军 [4 ]
机构
[1] 甘肃省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四川省成都市川庆钻探国际工程公司土库曼分公司
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带; 活动断裂; 晚第四纪; 强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3 [地壳应力与活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影像解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利用第四纪地貌填图、样品采集和差分GPS地貌面的测量等研究手段,对安宁河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第四纪地貌特征与断层活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探讨了该断裂上强震的危险性。结果表明,晚第四纪以来,安宁河断裂带有强烈左旋走滑和逆冲的双重运动特征,由此可将其划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最后一次活动时间大约在公元15世纪,南段最后一次活动时间为1536年。安宁河断裂带北段的强震危险性大于南段,且未来地震的强度在7.5级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2+354 +3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后趋势分析 [J].
程建武 ;
董治平 .
华南地震, 2009, 29 (04) :54-63
[2]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J].
张培震 ;
徐锡伟 ;
闻学泽 ;
冉勇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66-1073
[3]   川西安宁河断裂上的地震空区 [J].
闻学泽 ;
范军 ;
易桂喜 ;
邓一唯 ;
龙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7) :797-807
[4]   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晚第四纪地表变形与强震破裂行为 [J].
冉勇康 ;
陈立春 ;
程建武 ;
宫会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5) :543-554
[5]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过渡段及其附近新发现的历史大地震破裂遗迹 [J].
闻学泽 ;
马胜利 ;
雷兴林 ;
西泽桑原保人 ;
木口努 ;
陈渠 .
地震地质, 2007, (04) :826-833
[6]   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运动特征及模式的讨论 [J].
何宏林 ;
池田安隆 .
地震学报, 2007, (05) :537-548+560
[7]   青藏高原东部构造块体的运动学及形变特征分析 [J].
李建彪 ;
甘卫军 ;
冉勇康 ;
陈立春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 (02) :97-103
[8]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地震视应力研究 [J].
乔慧珍 ;
程万正 ;
陈学忠 .
地震研究, 2006, (02) :125-130+215
[9]   大凉山断裂带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J].
韩渭宾 ;
蒋国芳 .
地震研究, 2005, (03) :207-212
[10]   四川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隆升过程初步研究 [J].
张岳桥 ;
杨农 ;
孟晖 ;
陈文 .
中国地质, 2004, (01)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