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持续性霾过程的季节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吕翔 [1 ]
刘端阳 [2 ]
李冰峰 [1 ]
田园 [1 ]
段培法 [1 ]
孙建印 [1 ]
机构
[1] 徐州市气象局
[2] 江苏省气象局
关键词
霾; 季节特征; 污染; 气象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污染物浓度小时资料,从天气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霾形成及维持的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徐州2013年持续性霾过程的季节特征。结果表明:秋、冬季中高层为西到西北气流,低层暖脊,地面为高压后部或鞍型场;春、夏季在中高层西南风、低层高压后部偏南气流、地面风场不是很弱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性霾。秋、冬季霾日夜间风速接近静风,白天风速较夜间略大,风向以偏北和偏东居多;春、夏风向、风速相对稳定,风速维持2~3 m·s-1,风向多为东到东南。秋、冬季出现霾时层结稳定,具有明显的贴地层逆温结构,逆温层顶较低,春季逆温层顶略高于秋、冬季,而夏季出现霾时可以是不稳定的层结,低层也不具备明显逆温特征。冬、夏季霾区上空多为微弱的上升运动,高度不高,其上为下沉气流;春、秋季夜间到早晨霾区上空多为下沉气流。
引用
收藏
页码:1134 / 11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2013年初江苏连续性雾-霾天气的特征分析 [J].
于庚康 ;
王博妮 ;
陈鹏 ;
黄亮 ;
谢小萍 .
气象, 2015, 41 (05) :622-629
[2]  
1980~2012年江苏省城市霾日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分析[J]. 刘端阳,魏建苏,严文莲,吕军,孙燕.环境科学. 2014(09)
[3]   淮安一次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刘端阳 ;
张靖 ;
吴序鹏 ;
严文莲 ;
周彬 ;
谢真珍 .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 (04) :484-492
[4]   2013年1月江苏雾霾天气持续和增强机制分析 [J].
刘梅 ;
严文莲 ;
张备 ;
俞剑蔚 ;
金小霞 .
气象, 2014, 40 (07) :835-843
[5]   淮河下游连续雾-霾及转换成因分析 [J].
刘端阳 ;
濮梅娟 ;
严文莲 ;
谢真珍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7) :1673-1683
[6]   一次持续性大雾边界层结构特征及诊断分析 [J].
马翠平 ;
吴彬贵 ;
李江波 ;
于雷 ;
赵娜 ;
蔡子颖 ;
曲晓黎 .
气象, 2014, 40 (06) :715-722
[7]   基于NOAA/AVHRR卫星资料的北京地区霾识别研究 [J].
刘勇洪 .
气象, 2014, 40 (05) :619-627
[8]   2013年1月华北平原重霾成因模拟分析 [J].
韩霄 ;
张美根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127-139
[9]   连续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天气形势特征分析 [J].
陈瑞敏 ;
吴雁 ;
康文英 ;
王荣英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209-218
[10]   秸秆焚烧导致的江苏持续雾霾天气过程分析 [J].
严文莲 ;
刘端阳 ;
孙燕 ;
魏建苏 ;
濮梅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23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