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一次持续性大雾边界层结构特征及诊断分析
被引:37
作者:
马翠平
[1
]
吴彬贵
[2
]
李江波
[3
]
于雷
[4
]
赵娜
[1
]
蔡子颖
[2
]
曲晓黎
[1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2] 天津市气象局
[3] 河北省气象台
[4] 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持续性大雾;
边界层结构;
热力特征;
动力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 [概况分析];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冀中南部及天津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达3 d,其中石家庄浓雾持续时间长达34 h,强浓雾持续时间7 h。利用加密自动站、天津市250 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连续性大雾边界层结构特征以及大雾的形成、发展维持和消散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得到:大雾形成前期地面持续东风,有利水汽的聚积;当地面风向转为偏北风时促进水汽凝结,致使大雾形成,大雾形成后再次转为长时间偏东风有利大雾的维持和加强;850 hPa以下西南暖湿气流和近地面层逆温的长时间维持,是平流大雾持续的主要原因;低层3支水汽的输送及850 hPa的西南急流重建直接导致了强浓雾形成。大雾维持加强期间,边界层风速为1~2 m·s-1,尤其是强浓雾期间,风速仅为1 m·s-1;当边界层4 m·s-1以上西北风速从250 m逐渐下传至地面时,逆温层破坏,大雾天气结束。
引用
收藏
页码:715 / 72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