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贵州绥阳地质公园白云岩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被引:21
作者:
韦跃龙
[1
]
罗书文
[1
]
陈伟海
[1
]
欧阳志宏
[2
]
罗劬侃
[1
]
李成展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2] 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
来源:
关键词:
绥阳;
白云岩喀斯特;
双河洞洞穴系统;
一岭两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931.5 [岩溶(喀斯特)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绥阳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园区内白云岩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洞穴、高峰丛洼(谷)地、丘陵、峡谷、坡立谷、象形山、天坑、石柱峰、水文遗迹等9大类,它们以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及下奥陶统桐梓组的白云岩地层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双河洞、温泉、让水、金钟山等四片以金钟山至让水的分水岭为天然屏障,且相对独立的白云岩区域内,但四片区域相互之间却又以芙蓉江及其支流为连接纽带而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以目前亚洲最长洞穴及全球最长白云岩洞穴为核心,峰丛、峡谷、天坑、温泉、地表河、坡立谷等为重要补充,形态优美、珍稀、雄伟、典型,且类型齐全的白云岩喀斯特景观系统。同时在对公园白云岩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绥阳白云岩喀斯特"一岭两制"式的分异演化过程,并认为它是一个能充分展现白云岩喀斯特复杂演化过程和规律的典型代表地,是全球白云岩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杰出范例。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83
页数:1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