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基于过程的分流平原高弯河道砂体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以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为例
被引:34
作者:
张昌民
[1
]
尹太举
[1
]
喻辰
[1
]
叶继根
[2
]
杜庆龙
[3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储层结构;
高弯曲流河;
沉积过程;
大庆油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3.04.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已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决定因素。本研究旨在弄清三角洲平原高弯曲河道砂体内部结构,指导开发调整。解剖分为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基本结构要素及要素内部结构等四个层次。基于三角洲平原上高弯河流的形成过程,依据河泛沉积分布及河道沉积体内部沉积特征识别单一河道。依据砂体厚度分布及砂体测井响应所体现的砂体所处的河道位置识别最终废弃河道,依据测井响应特征识别中间废弃河道,通过中间废弃河道及最终废弃河道位置关系,分析河道摆动特征,追踪河道迁移演化。按照河道演化过程识别点坝及其平面展布。在点坝内部通过岩芯、对子井分析确定侧积体的垂向厚度、倾向、倾角,进而获取侧积体平面发育频率,建立点坝内部的结构模型。研究基于河流演化过程,将河流过程与沉积结果统一起来,从过程角度解释了砂体形成,使解剖结果更合理更准确,可很好地指导剩余油预测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53 / 662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