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宁波地区第一硬土层的年代
被引:3
作者:

尹功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旭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本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建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硬土层;
年代;
宁波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长江三角洲、钱塘江及东海陆架广大地区的晚第四纪地层中发育若干层厚度不等的暗绿色、黄褐色的硬质黏土层,简称硬土层。最上面的硬土层称“第一硬土层”,第一硬土层之上为海相地层。第一硬土层一直被认为是全新统的基底而被作为划分全新统与更新统的重要标志层。文中对采自宁波地区第一硬土层及上覆海相层和下伏地层中的19个样品进行了光释光测年和14C测年,结果表明,第一硬土层的母体形成于45~55ka BP,它并非连续分布,局部被后期海侵剥蚀而未保留,与上覆海侵层是突变关系。在宁波地区,全新世的底界不能简单地划在第一硬土层和海相层之间,海侵可能早在晚更新世末期就开始发生了。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简单多片再生法[J]. 地震地质, 2005, (04) : 615 - 623王旭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晓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从孢粉、藻类化石组合看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粘土层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 546 - 554覃军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国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洪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的生物化石标志[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3) : 11 - 18覃军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国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洪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4] 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J]. 科学通报, 2002, (17) : 1347 - 1350覃军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国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从孢粉分析看上海地区更新世时期古植被、古环境演变[J]. 海洋通报, 2001, (06) : 51 - 59张玉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开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敏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6] 上海地区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古气候[J]. 上海地质, 2000, (04) : 34 - 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玉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王开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张卫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张敏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章振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刘昌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华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 [7] 杭州湾沿岸平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J]. 地质学报, 1999, (02) : 120 - 13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志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嗣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蒋维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发育的阶段性[J]. 科学通报, 1998, (23) : 2557 - 2559陈庆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 [9]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硬粘土层成因研究[J]. 地理科学, 1998, (01) : 58 - 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国家教委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 [10] 晚第四纪长江和钱塘江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层序界面和沉积间断[J]. 自然科学进展, 1996, (04) : 79 - 87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上海张桂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