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的概念:反思、证成及其意义

被引:14
作者
郭栋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法理; 理性; 理由; 法理学术语革命; 法理之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作为一个名称,"法理"是指对于法的理性认识成果的总和,即法的理论,尤其是指法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根本理论。法理研究就是要把作为名称的"法理"升华为作为概念的"法理"。长期以来,理论意义上的"法理"的意义诠释被演绎到极致,以致损夺了"法理"概念所本有的"理性"的内涵,"理性"的义项包括"理据"、"理路"和"理由"。在外延上,作为概念的"法理"又可以分为三种:法上之"理",即法律的正当性理据;法中之"理",即法律规范条文的逻辑理路;法下之"理",即法律作为实践的理由。在法律之上、法律之中、法律之下三个层次上,法与理的关系,先是理在法外,以理驭法;继而循理入法,理法一体;最后由内而外,法彰其理。这场术语革命蕴含着三重意义上的理论变革,即中国法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和问题体系的重大革新。继中国法理学的死亡与再生的非学术讨论后,中国法理学正在真正和切实地发生着一场转型升级,在"法理"意义重构和"法理之学"理论变革的同步的进程中,我们有理由期待"法理"成为撬动法理学转型升级的"阿基米德支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3 条
[101]   票据法的坚守与发展 [J].
董惠江 .
中国法学, 2010, (03) :145-157
[102]   家庭法哲学两题 [J].
徐国栋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 16 (03) :44-53
[103]   李庄案法理研判——主要从证据学的角度 [J].
龙宗智 .
法学, 2010, (02) :3-13
[104]   刑法学:向死而生 [J].
陈兴良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1) :18-30
[106]  
法律帝国.[M].(美)R.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07]  
法理学.[M].沈宗灵 主编;张文显等 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08]  
法理学问题.[M].[美]波斯纳(Richard A·Posner) 著;苏力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09]  
惩罚与责任.[M].(美)哈特(Hart;H.C.A.)著;王勇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110]  
严复集.[M].严复 著;王樥 主编.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