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的概念:反思、证成及其意义

被引:14
作者
郭栋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法理; 理性; 理由; 法理学术语革命; 法理之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作为一个名称,"法理"是指对于法的理性认识成果的总和,即法的理论,尤其是指法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根本理论。法理研究就是要把作为名称的"法理"升华为作为概念的"法理"。长期以来,理论意义上的"法理"的意义诠释被演绎到极致,以致损夺了"法理"概念所本有的"理性"的内涵,"理性"的义项包括"理据"、"理路"和"理由"。在外延上,作为概念的"法理"又可以分为三种:法上之"理",即法律的正当性理据;法中之"理",即法律规范条文的逻辑理路;法下之"理",即法律作为实践的理由。在法律之上、法律之中、法律之下三个层次上,法与理的关系,先是理在法外,以理驭法;继而循理入法,理法一体;最后由内而外,法彰其理。这场术语革命蕴含着三重意义上的理论变革,即中国法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和问题体系的重大革新。继中国法理学的死亡与再生的非学术讨论后,中国法理学正在真正和切实地发生着一场转型升级,在"法理"意义重构和"法理之学"理论变革的同步的进程中,我们有理由期待"法理"成为撬动法理学转型升级的"阿基米德支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3 条
[71]   动产善意取得的法理基础 [J].
汪志刚 .
法学研究, 2009, 31 (03) :119-134
[72]   “法理”词义考 [J].
杨建军 .
宁夏社会科学, 2008, (06) :12-16
[73]   从盗窃到侵占:许霆案的法理与规范分析 [J].
高艳东 .
中外法学, 2008, (03) :457-479
[74]   迈向法理学的中国经济法学 [J].
蒋悟真 .
法商研究, 2008, (03) :71-78
[75]   我国物权法中物权变动规则的法理评述 [J].
孙宪忠 .
法学研究, 2008, (03) :42-51
[76]   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15, 37 (04) :4-22
[78]   知识产权法哲学研究 [J].
胡波 .
知识产权, 2015, (04) :80-88
[79]  
法学通说序论之一:通说的用语·概念·作用域.[J].张志坡;.法律方法.2015, 01
[80]   既判力相对性原则:根据、例外与制度化 [J].
张卫平 .
法学研究, 2015, 37 (01) :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