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石成因研究新方法——白云石晶体结构分析

被引:25
作者
张杰 [1 ,2 ]
寿建峰 [1 ,2 ]
张天付 [1 ,2 ]
潘立银 [1 ,2 ]
周进高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云石成因; 晶体结构; 有序度; 晶胞参数; 晶面条纹; 晶面间距; 晶格缺陷; 形成环境;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传统的白云石研究方法对于白云石成因分析具有多解性,对于已有白云石成因模式的套用或重新建立新的白云石成因模式将白云石的形成机理过于简单化、模式化。白云石的晶体结构保存了晶体的形成环境、结晶速度、晶体生长与变化特征、流体特征的证据,白云石晶体结构分析是进行白云石成因分析的有效手段,之前很少有研究者从晶体结构角度进行白云石成因分析。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四川盆地灯影组—寒武系鞍状白云石、纤状白云石、残余颗粒细晶白云石、孔洞充填粗晶白云石和泥晶白云石五种白云石进行了微组构取样,并利用X衍射仪、透射电镜等晶体结构研究手段,从晶体结构角度对五种白云石组构的有序度、晶胞参数、晶格条纹、晶面间距、晶格缺陷等晶体结构参数进行了差异性研究,分析了它们不同的形成环境和成岩演化特征,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白云石晶体结构判识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550 / 5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矿物晶体的缺陷 [J].
陈丰 ;
李雄耀 ;
王世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 31 (02) :160-164
[2]   从3个科学理念简论沉积学中的“白云岩问题” [J].
梅冥相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1) :1-12
[3]   去白云石化作用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 [J].
张杰 ;
寿建峰 ;
文应初 ;
王一刚 ;
胡安平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1) :69-84
[4]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葡萄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施泽进 ;
梁平 ;
王勇 ;
胡修权 ;
田亚铭 ;
王长城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263-2271
[5]   碳酸盐岩中缝洞方解石成岩环境的矿物地球化学判识——以塔河油田的沙79井和沙85井为例 [J].
钱一雄 ;
陈强路 ;
陈跃 ;
罗月明 .
沉积学报, 2009, 27 (06) :1027-1032
[6]   世界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分布特征 [J].
白国平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241-250
[7]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及进展 [J].
李振宏 ;
杨永恒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5-8+81
[8]   白云石有序度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J].
曾理 ;
万茂霞 ;
彭英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 (04) :64-66+72
[9]   几种矿物溶解热动力学与晶体缺陷的关系 [J].
刘祥文 ;
陈家玮 ;
鲍征宇 .
电子显微学报, 2002, (05) :751-752
[10]   四川盆地震旦系白云岩成因研究 [J].
雷怀彦 ;
朱莲芳 .
沉积学报, 1992, (02) :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