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31
作者
全东兴
韩龙植
南钟浩
元东林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 吉林省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 北京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4] 公主岭
[5] 北京
[6] 龙井
关键词
特种稻; 种质资源; 营养成分; 基因型检测; 种质创新;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4.03.005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我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广泛关注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至今以丰富的特种稻种质资源为基础 ,积极开展特种稻特殊性状遗传分析的同时 ,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创新黑米、红米、软米、巨胚米、甜米等一系列特种稻新种质 ,并在水稻育种和生产上提供应用 ,为增加稻农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广泛开展特种稻资源的特殊性状鉴定和评价 ,筛选具有独特特性的优异种质资源 ,并进行基因型检测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 ;将多个特殊性状相聚合 ,创新赖氨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含量较高 ,黄酮、花青 3 葡萄糖苷、生物碱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的水稻种质是今后我国特种稻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籼型巨胚稻的发现及其遗传育种研究 [J].
李毓 ;
章清杞 ;
杨艳荔 ;
黄荣华 ;
杨仁崔 .
作物学报, 2004, (02) :122-125
[2]   功能性稻米研究与开发 [J].
胡培松 .
中国稻米, 2003, (05) :3-5
[3]   特种稻种质创新与营养特性评价 [J].
韩龙植 ;
南钟浩 ;
全东兴 ;
曹桂兰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3) :207-213
[4]   籼型黑米稻粒形性状与其中某些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相关性 [J].
张名位 ;
郭宝江 ;
彭仲明 .
作物学报, 2003, (02) :305-310
[5]   初论功能性稻米 [J].
赵则胜 .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S1) :1-4
[6]  
巨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征特性研究初报[J]. 赵则胜,蒋家云,丁国强.上海农业学报. 2002(S1)
[7]   色米的营养功能特点及相应加工技术研究(综述) [J].
张名位 ;
郭宝江 .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S1) :18-24
[8]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水稻软米品种附视频 [J].
王新其 ;
殷丽青 ;
沈革志 .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S1) :69-73
[9]   中国稻种资源农艺性状鉴定、编目和繁种入库概况 [J].
韩龙植 ;
黄清港 ;
盛锦山 ;
庞汉华 ;
裘宗恩 ;
杨庆文 ;
曹桂兰 ;
赵江 .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2, (02) :40-45
[10]   黑米中矿质元素铁、锌、锰、磷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J].
张名位 ;
杜应琼 ;
彭仲明 ;
何慈信 .
遗传学报, 2000, (09) :79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