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显失公平制度)评注

被引:44
作者
贺剑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显失公平; 公序良俗; 公平原则; 乘人之危;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7.01.012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尽管学说上不乏争议,但实务中普遍认为,《合同法》第54条的显失公平制度应遵从《民通意见》第72条,包含主客观双重要件。不承认主观要件,不仅面临教义学上的障碍,在价值层面也难以成立。就规范目的而言,显失公平制度是公序良俗原则之体现,与公平原则或诚信原则并无关联。它的适用对象可以是合同,也可以是合同条款;适用范围不限于双务合同,亦不限于民事交易。在一些情形下,显失公平的判定可以采类似于动态系统论的立场,综合考虑主客观要件。就法律后果而言,变更原则上优先于撤销;变更合同条款时,原则上应模拟当事人真意,不宜直接套用相应的任意性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74+180 +18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和解合同的私法传统与规范适用 [J].
肖俊 .
现代法学, 2016, 38 (05) :67-78
[2]   和解合同的实体法效力——基于德国法视角的考察 [J].
庄加园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5, 18 (05) :128-141
[3]   显失公平与乘人之危的现实困境与制度重构 [J].
冉克平 .
比较法研究, 2015, (05) :30-43
[4]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预先放弃之效力研究 [J].
陈广华 ;
王逸萍 .
西部法学评论, 2015, (04) :46-53
[5]   从事实推定走向表见证明 [J].
周翠 .
现代法学, 2014, 36 (06) :108-126
[6]   撤销之诉中显失公平的认定标准 [J].
李馨 .
人民司法, 2013, (20) :31-35+1
[7]   格式条款内容规制的规范体系 [J].
解亘 .
法学研究, 2013, 35 (02) :102-118
[8]   诉讼外和解的实体法基础——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2号 [J].
贺剑 .
法学, 2013, (03) :141-152
[10]   和解协议显失公平 患方可反悔 [J].
杨学友 .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28 (24)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