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0 条
多期叠加盆地古隆起控油规律
被引:90
作者:
何登发
[1
]
李德生
[2
]
童晓光
[3
]
赵文智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叠加盆地;
古隆起;
隆起旋回;
成因机制;
成藏条件;
油气分布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隆起是沉积盆地中的大型正向构造单元,对于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体系及流体活动都有较大的制约作用。隆起具有多种成因机制,伸展、聚敛与走滑环境都可以形成隆起。随着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变化,各种动力机制的复合可以使不同初始成因的隆起发生叠加,从而形成结构形态更加复杂的隆起。隆起的演化可以划分为形成期(或雏形期)、发展期、高峰期、继承期、改造期和消亡期6个基本阶段,而现今所见的隆起可能仅停留在某些阶段上。在含油气盆地中,隆起往往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场所。沉积期的隆起影响着生储盖组合的发育;成藏期的隆起制约着油气运聚;调整期的隆起影响着油气再分配;定位期的隆起决定着油气最终富集部位。沉积盆地大多为多期原型盆地叠加发育而成,多期叠合作用导致:古隆起多层系油气聚集;在叠加界面上形成了一套油气成藏组合;多期生、运、聚使古隆起油气聚集几率增大,易形成大型油气聚集带;多期次断裂复合可形成以断裂为主导的油气聚集带;后期成岩改造形成的"封闭层"将古隆起分割为多个含油气区间。古隆起轴部及其斜坡带分别形成了以背斜型和岩性-地层型为基础的大型油气聚集(区)带,油气藏具有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的复式含油气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8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