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深循环地下水作用下红土与黄土成因研究
被引:4
作者:
陈建生
[1
]
王文凤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土壤红化;
超临界水;
深循环地下水;
Fe2O3胶膜;
白云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S151 [土壤形成及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研究阿拉善自流井区出现的红化地层,发现富含Fe2+的井水涌出地表后形成了Fe2O3胶膜,铁质胶膜吸附在土颗粒的表面形成了红土层,表明土壤红化作用可以与气候无关。在上地幔高导低速层中可能存在地下水的导水通道,玄武岩中的FeO、MgO中的Fe2+、Mg2+等被超临界水(supercritical water,SCW)萃取带出。深循环地下水维系了黄土高原风尘物的连续堆积,早期渗漏进入上地幔导水通道的地下水被加热成为SCW,被萃取带出地表的Fe2+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O3胶膜,铁质胶膜吸附在风尘颗粒的表面形成红土。2.5 Ma以来,玄武岩导水通道温度降低到临界点以下,地下水的萃取作用大幅度减弱,风积土显示为黄色,表明黄土高原颜色的转变与气候变化无关。由于深海沉积物δ18O与全球冰量呈正相关,冰量与全球降水量呈负相关,而深循环地下水量与全球降水量呈正相关,由此可知,鄂尔多斯黄土沉积层碳酸盐与全氧化铁含量与深海δ18O呈高度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37
+3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