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上匝道合流处交替通行控制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雷丽 [1 ]
董力耘 [2 ]
葛红霞 [3 ]
机构
[1]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3] 宁波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上匝道合流处; 交替通行控制;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91.4 [交通管制];
学科分类号
0306 ; 0838 ;
摘要
上海市高架道路的上匝道合流处率先实施了交替通行的控制策略.以Fukui和Ishibashi提出的FI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为基础,对实施该策略前后的上匝道合流处分别建立合理的交通流模型,并对交通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高架路主线和上匝道的来流车辆较多时,交替通行控制可以大大改善高架道路交通;当交通流稀疏时,实施控制前后交通流状况基本不发生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874 / 68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高架路交织区交通流的研究 [J].
雷丽 ;
董力耘 ;
宋涛 ;
戴世强 .
物理学报, 2006, (04) :1711-1717
[2]   智能交通系统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J].
葛红霞 ;
祝会兵 ;
戴世强 .
物理学报, 2005, (10) :4621-4626
[3]   随机延迟概率对交通流的影响 [J].
陈燕红 ;
薛郁 .
物理学报, 2004, (12) :4145-4150
[4]   多速混合车辆单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J].
邝华 ;
孔令江 ;
刘慕仁 .
物理学报, 2004, (09) :2894-2898
[5]   交通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敏感驾驶模型 [J].
雷丽 ;
薛郁 ;
戴世强 .
物理学报, 2003, (09) :2121-2126
[6]   交通灯控制下主干道的交通流研究 [J].
谭惠丽 ;
黄乒花 ;
李华兵 ;
刘慕仁 ;
孔令江 .
物理学报, 2003, (05) :1127-1131
[7]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特征分析 [J].
李文权 ;
王炜 ;
李铁柱 ;
李冬梅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252-255
[8]   高架道路上匝道连接区车辆运行GPSS仿真分析模型 [J].
覃煜 ;
晏克非 .
交通与计算机, 2001, (03) :6-10
[9]   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及减速概率的影响 [J].
薛郁 ;
董力耘 ;
戴世强 .
物理学报, 2001, (03) :445-449
[10]  
Jiang R,Wu Q S. Physical Review E Statistical Nonlinear and Soft Matter Physics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