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胡底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12
作者
李建军 [1 ,2 ,3 ]
白培康 [4 ]
毛虎平 [5 ]
韩文梅 [1 ]
王小兵 [3 ]
李晋 [3 ]
张军龙 [6 ]
机构
[1] 中北大学理学院
[2]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
[4]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6]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煤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碳同位素; 氢同位素; 流体循环;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4.8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结合沁水盆地南部地质构造史和热演化过程,从甲烷碳同位素与煤岩镜质组反射率、甲烷碳与氢同位素、甲烷与水的氢同位素值定量关系3方面探讨了郑庄和胡底区块煤层气成因,结果表明:煤层气组分中,甲烷体积分数占绝对优势,为96.83%98.55%,为极干燥气体;甲烷δ13C1和δD分别为-33.1‰-30.8‰和-179.32‰-160.53‰;煤层气主要为经次生改造的热解成因煤层气。煤层气δ13C1实测值与推测值-27.89‰相比明显偏轻,其原因是燕山期异常古地温阶段,横向地下水循环和竖向热液循环过程中流体优先溶解13CH4产生的甲烷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的结果。15号煤抽采煤层气甲烷氢同位素值与伴生水氢同位素值定量关系表明,由于CO2还原次生生物作用造成3号煤和15号煤抽采煤层气甲烷δD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02 / 18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煤层气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J].
琚宜文 ;
李清光 ;
颜志丰 ;
孙盈 ;
鲍园 .
煤炭学报, 2014, 39 (05) :806-815
[2]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煤储层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J].
王善博 ;
唐书恒 ;
万毅 ;
李忠诚 ;
张松航 .
煤炭学报, 2013, 38 (03) :448-454
[3]   淮北煤田芦岭矿区次生生物气地球化学证据及其生成途径 [J].
佟莉 ;
琚宜文 ;
杨梅 ;
侯泉林 ;
张文静 ;
房立志 ;
颜志丰 .
煤炭学报, 2013, 38 (02) :288-293
[4]   中国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宋岩 ;
柳少波 ;
洪峰 ;
秦胜飞 .
石油学报, 2012, 33(S1) (S1) :99-106
[5]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 [J].
王猛 ;
朱炎铭 ;
李伍 ;
钟和清 ;
王义海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 41 (03) :425-431
[6]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水溶气的长距离侧向运移与聚集特征 [J].
李伟 ;
秦胜飞 ;
胡国艺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2) :32-37+114
[7]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构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J].
梁宏斌 ;
张璐 ;
刘建军 ;
张鹏豹 ;
刘莉薇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 (01) :1-9
[8]   水介质对气态烃形成演化过程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J].
王晓锋 ;
刘文汇 ;
徐永昌 ;
郑建京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1) :103-110
[9]   沁水盆地胡底井田地质特征及煤层气赋存规律 [J].
王凤清 .
中国煤炭地质, 2011, 23 (07) :22-27
[10]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储量计算方法 [J].
焦双志 ;
涂太明 ;
孟庆春 ;
郗秋铃 ;
孙以剑 .
中国煤层气, 2011, 8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