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42
作者
王昌勇 [1 ]
郑荣才 [1 ]
王成玉 [2 ]
牛小兵 [2 ]
辛红刚 [2 ]
梁晓伟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延长组中段; 岩性油藏; 鼻状构造;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延长组中段各油层组沉积特征、物源及沉积相演化规律的详细分析,结合各油层组油藏的分布特征,认为姬塬地区长8—长4+5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2种基本类型,这2类油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扇及临近湖岸线的三角洲平原位置。姬塬地区长8—长4+5油层组油藏的类型及分布规律主要受物源控制,向北东及南东方向尖灭的砂体容易形成岩性油藏,油藏的规模取决于砂体的大小;而向南西及南部尖灭的砂体一般需要与鼻状构造叠合才能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油藏的规模同时受控于砂体和鼻状构造的大小。长8—长4+5油层组沉积时期,研究区西部物源逐渐减弱而北部及北东部物源逐渐加强,导致主要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发生改变,长8油层组以岩性油藏为主,而长7—长4+5油层组则以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94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物源区分析 [J].
王昌勇 ;
郑荣才 ;
王海红 ;
韩永林 ;
王成玉 ;
牛小兵 .
沉积学报, 2008, 26 (06) :933-938
[2]  
油气地球化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启军,陈建渝编著, 1988
[3]   鄂尔多斯盆地耿湾地区长6段古盐度恢复与古环境分析 [J].
文华国 ;
郑荣才 ;
唐飞 ;
郑爱萍 ;
桑廷元 ;
陈守春 ;
李瑰丽 ;
李联新 .
矿物岩石, 2008, (01) :114-120
[4]   鄂尔多斯盆地早期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以姬塬地区长8~长6油层组为例 [J].
王昌勇 ;
郑荣才 ;
李士祥 ;
韩永林 ;
王成玉 ;
史建南 ;
周祺 .
中国地质, 2010, 37 (01) :134-143
[5]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J].
韩永林 ;
王成玉 ;
王海红 ;
李士春 ;
郑荣才 ;
王昌勇 ;
廖一 .
沉积学报, 2009, 27 (06) :1057-1064
[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分析 [J].
王纹婷 ;
郑荣才 ;
王成玉 ;
王海红 ;
牛小兵 ;
王昌勇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4) :41-46
[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J].
史建南 ;
郑荣才 ;
韩永林 ;
王海红 ;
王成玉 ;
牛小兵 ;
梁晓伟 ;
辛红刚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3) :129-133
[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段沉积相特征和砂体展布 [J].
郑荣才 ;
王海红 ;
韩永林 ;
王成玉 ;
牛小兵 ;
王昌勇 .
岩性油气藏, 2008, (03) :21-26
[10]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古盐度研究 [J].
郑荣才 ;
柳梅青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