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碱草属植物的种间杂交和种质创新

被引:5
作者
严学兵 [1 ]
郭玉霞 [2 ]
周禾 [1 ]
卢宝荣 [3 ]
王堃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所
[2]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3]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关键词
披碱草属; 植物; 种质资源; 远缘杂交; 无融合生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披碱草属Elymus植物是小麦Triticum nestizum、大麦Hordeum vulgare的近缘属,同时蕴藏着丰富的优良基因,是改良小麦、大麦和黑麦Sacale cereale品种的优良基因资源。披碱草属植物也是草原和草甸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和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但国内在披碱草属植物资源和利用方面的研究与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现从国内外对披碱草属植物种间杂交利用方面进行论述,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披碱草属植物资源进行种质创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加拿大披碱草×披碱草杂种F1的生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J].
于卓 ;
宋永富 ;
李造哲 ;
云锦凤 .
草地学报, 2002, (04) :258-264
[2]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1与BC1代的形态学研究 [J].
李造哲 ;
云锦凤 ;
于卓 ;
阎洁 .
中国草地, 2002, (05) :25-29
[3]   小麦和无融合生殖披碱草杂交后代(BC2F2)的无融合生殖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现象研究 [J].
栗茂腾 ;
蔡得田 ;
黄利民 ;
马平福 .
植物学通报, 2002, (02) :201-207
[4]   2n雄配子的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减数分裂行为研究 [J].
栗茂腾 ;
蔡得田 ;
黄利民 .
遗传学报, 2001, (10) :939-946+983
[5]   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李造哲 ;
马青枝 ;
云锦凤 ;
于卓 .
草业学报, 2001, (03) :38-41
[6]   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酯酶同工酶分析 [J].
李造哲 ;
云锦凤 ;
马青枝 ;
于卓 .
草地学报, 2000, (03) :233-236
[7]   小麦与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rectisetus)属间杂种F1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高建伟 ;
孙其信 ;
孙振山 .
作物学报, 2000, (03) :271-277+385
[8]   几种小麦族禾草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的RAPD研究 [J].
于卓 ;
云锦凤 ;
马有志 ;
辛志勇 .
草地学报, 1999, (04) :287-292
[9]   普通小麦与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rectisetus)属间杂种F1的产生及其分子鉴定 [J].
孙其信 ;
高建伟 ;
倪中福 ;
刘志勇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4) :9-13
[10]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J].
卢宝荣 .
植物分类学报, 1997, (03) :19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