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石榴霓辉石正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海南岛海西-印支期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73
作者
谢才富
朱金初
赵子杰
丁式江
付太安
李志宏
张业明
徐德明
机构
[1]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海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SHRIMP U-Pb年龄; 三叠纪; 碱性正长岩; 后造山; 海南岛;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5.01.003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海南岛南端的三亚地体上发现了一些石榴霓辉石正长岩,其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硅饱和的过碱性侵入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 ,Th ,U ,K ,Pb)和轻稀土元素,具有较明显的Nb ,Ta ,Ti,Sr,Ba ,Eu ,P负异常,重稀土含量相对较高且分异不明显;Sr,Nd ,Pb同位素组成与EMⅡ型富集岩石圈地幔类似。锆石的SHRIMPU Pb测定给出11个分析点的2 0 6Pb/ 2 3 8U年龄为2 37~2 5 1Ma,加权平均值为2 4 4±7Ma。根据这些资料,揭示了三亚过碱性正长岩是在中三叠世由于岩石圈拆沉、软流圈上涌导致减薄后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较浅深度(<6 0km)因增温减压而发生低度的脱水部分熔融而形成。强调三叠纪时海南岛属于后造山伸展环境,是海西期造山事件连续演化的结果,不应划分出独立的印支期造山事件或印支旋回。提出三亚地体可能于晚二叠世通过九所—陵水断裂的大规模右旋走滑而移置到和琼中地体相邻。指出海南东南部存在一条北东向的三叠纪富碱侵入岩带,该岩带可能延伸到广东罗定—福建明溪。认为华南三叠纪时可能也属于后造山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21] 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作用
    任纪舜
    牛宝贵
    刘志刚
    [J]. 地学前缘, 1999, (03) : 85 - 93
  • [22]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俯冲带探索
    李武显
    周新民
    [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 45 - 50
  • [23]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殷鸿福
    吴顺宝
    杜远生
    彭元桥
    [J]. 地球科学, 1999, (01) : 3 - 14
  • [24]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岩石构造组合和复合动力学过程的记录
    陶奎元
    毛建仁
    杨祝良
    赵宇
    邢光福
    薛怀民
    [J]. 地学前缘, 1998, (04) : 2 - 9
  • [25] 华南武功山中生代伸展构造
    舒良树
    孙岩
    王德滋
    MFauret
    JCharvet
    PMonie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 431 - 438
  • [26] 古特提斯造山带在华南两广交界地区的新证据
    张伯友
    石满全
    杨树锋
    陈汉林
    [J]. 地质论评, 1995, (01) : 1 - 6
  • [27] 中国东南沿海海西—印支旋回花岗岩类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系列
    王德滋
    刘昌实
    [J]. 岩石学报, 1986, (04) : 1 - 13
  • [28] 广东罗定泗纶混合岩田同位素组成特征.[J].于津生;桂训唐;黄琳;.广东地质.199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