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兴隆山天然林下苔藓凋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性

被引:5
作者
李国林 [1 ]
魏强 [2 ]
凌雷 [2 ]
张广忠 [2 ]
柴春山 [2 ]
机构
[1]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兴隆山; 天然林; 苔藓; 凋落叶; 持水率; 持水量;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3.05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10年,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水法,对甘肃兴隆山青杄林、青杄—白桦林林下苔藓和凋落物的累积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青杄—白桦林和青杄林下苔藓及凋落物层总厚度7.10~8.30cm,总重量24.66~30.69t/hm2,青杄—白桦林均高于青杄林;(2)苔藓层最大持水率明显高于凋落物层,但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是苔藓层的11.15倍;(3)苔藓层和凋落物层持水率在开始浸水时增加较快,0.5h后增幅逐渐减慢,浸水10h后基本趋于某一稳定值;(4)凋落物层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分别是苔藓层的10.41和10.27倍;凋落物层在对降水二次分配及在吸持降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位于主导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及持水特性 [J].
魏强 ;
凌雷 ;
张广忠 ;
闫沛斌 ;
陶继新 ;
柴春山 ;
薛睿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10) :2589-2598
[2]   六盘山不同森林群落地被物的持水特性 [J].
赵艳云 ;
程积民 ;
万惠娥 ;
胡相明 .
林业科学, 2009, 45 (04) :145-150
[3]   川西亚高山几种天然林下苔藓层的持水特性 [J].
徐振锋 ;
胡庭兴 ;
张远彬 ;
王开运 ;
张力 ;
鲜骏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S1) (S1) :112-116
[4]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植被蓄水潜力与价值的评估 [J].
吴波 ;
石培礼 ;
井学辉 ;
李晓松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6) :706-712
[5]   三种阔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J].
彭耀强 ;
薛立 ;
曹鹤 ;
任向荣 ;
梁丽丽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189-191+200
[6]   川西高山和亚高山灌丛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性能 [J].
张远东 ;
刘世荣 ;
马姜明 .
生态学报, 2006, (09) :2775-2782
[7]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J].
龚伟 ;
胡庭兴 ;
王景燕 ;
宫渊波 ;
冉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51-55
[8]   川西亚高山桦木林的林地水文效应 [J].
张远东 ;
刘世荣 ;
马姜明 ;
史作民 ;
刘兴良 .
生态学报, 2005, (11) :147-154
[9]   华南典型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J].
薛立 ;
何跃君 ;
屈明 ;
吴敏 ;
徐燕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315-321
[10]   长白山暗针叶林苔藓枯落物层的降雨截留过程 [J].
叶吉 ;
郝占庆 ;
姜萍 .
生态学报, 2004, (12) :2859-2862